农民专业合作社助推河北霸州市农业新发展
近年来,河北霸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合作社数量连年快速增长,伴随合作社的爆发式增长,该市农业特色化、规模化种植渐入佳境,加之合作社经营思路和经营方式的大胆创新,通过大打“绿色牌”、“休闲牌”和“体制创新牌”,促进了全市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产品围着市场转,特色农产品开辟富农新门路。
中秋节期间,京南桃源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有机黑猪肉受到消费者的追捧,尽管每公斤售价高达到50元,仍然供不应求。在经过大量市场调研和养殖基地走访后,该合作社大胆引进“北京黑猪”这个新品种,如今,黑猪存栏达到800多头,较普通生猪增值三成以上。
同样,在市场驱动下,霸州市众多农民专业合作社探索特色农产品的种养殖。东王庄村的黑皮鸡枞菌、肖家堡和小庙以及靳家堡村的竹柳产业、南孟镇的热带鱼养殖以及热带水果和牛蒡种植、崔庄子的金银花,一些本地少见,甚至不被人们熟知的农产品已悄然进入霸州农民的视线,也正成为他们致富的新门路。
好思路有好出路,多样化经营盘活土地资源。
“靠天吃饭”这是曾经东杨庄乡下坊村农业种植的真实写照,地处东淀溢流洼,这里的土地不是涝就是旱,早在十几年以前,村里一半以上的农户就不再以种地为生,不少土地闲置撂荒。去年村两委决定成立村集体所属的合作社,农民以土地入股合作社,合作社通过村委会集体管理,形成统一耕种、统一收获、统一销售、统一分红的一体化产业模式。如今,全村800多户村民已全部入社,4300亩土地资源得到盘活,今年,这里耕种的良种玉米,净收入达到每亩800元左右,比农民个人耕种时增收愈60%。
同样是土地资源的再盘活,霸州镇怡康百枣生态农庄集旅游、观光、采摘、休闲、餐饮为一体,开心农场、休闲旅游、餐饮娱乐等特色体验活动帮助其今年接待的游客总量达到1000多人,亩均增值千元以上。
霸州市工商业发达,特别是广大农村中小型民营企业蓬勃发展,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由此也闲置出了不少土地资源,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高速增长恰好弥补了农户个体经营的分散性,充分盘活了土地资源。据了解,截止目前,全市已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575家,约1.6万亩土地得到盘活利用,发挥了最大价值。
吸收和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扩宽。
今年50多岁的王秀珍大妈是北头村的一名农民,自从家里的土地流转给合作社以后,她摇身一变成为合作社的员工,以土地入股,不仅每年享受到合作社的分红,每个月还有两千块固定的工资收入。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流转农民的土地的前提下,一方面促进了青壮年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大幅提高了农村人口的家庭收入,同时,又吸收了相当一部分像王秀珍大妈一样转移相对困难的劳动力,让这些人还从事老本行,而且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据统计,截止到目前,全市已有约9万人参加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员人均收入超过未入社农民收入10%至20%以上。
(责任编辑:高徽)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