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宁南山区40万亩牧草实现机械化收割
“从整地、种草、收割、翻晒到打捆,眼前这3000亩苜蓿现在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种植,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近日,在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农科院国家牧草综合试验站和自治区草原工作站举办的观摩会现场,彭阳县荣发草业公司董事长马志荣欣喜地说到。
南部山区是宁夏发展优质牧草产业的重点区域,截至2014年,该区苜蓿种植面积585万亩,仅南部山区(含海原县)苜蓿留床面积达到430万亩,苜蓿产业对改善南部山区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及增加农民收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据宁夏优质牧草产业首席专家、自治区草原站研究员李克昌介绍,如今,从播种、施肥、除草到收获、加工已实现全程机械化。“苜蓿收割是一项劳动密集型的工作,一名壮劳力用镰刀一天最多只能割1亩,用肩负式的割灌机,好点的一天能割6亩~7亩,差的仅2亩~3亩,劳动强度大,一天下来腰都直不起来,还吸一鼻子灰。”李克昌说。
针对南部山区牧草产业主要为分户种植及种植户农机购买能力不足的特点,宁夏农科院牧草试验站和自治区草原站协调龙头企业彭阳荣发草业公司成立了苜蓿机械刈割服务队,与牛湾村300余户农民签订了3000亩的苜蓿机械化收获加工销售协议,每茬收获加工费100元/亩。草庙乡刘塬村的李生庭老汉告诉笔者,他从2001年开始种苜蓿,“以前用镰刀收,20亩地一家4口要干一个月,辛苦一年能挣5000多块钱。现在和荣发生司签了合同,1亩地交200元,由人家用机械种收,我一年可入账1.6万元。”
“亩产从5年前的200公斤到现在的600公斤,蛋白含量从11%到现在的16%,最高能达到22%,这个变化机械化的运用功不可没。”马志荣说。
目前,宁南山区有430万亩牧草,其中40万亩已实现了机械化收割。马志荣说,牧草产业发展必须走规模化、机械化之路,这就需要政府建立收获、加工小型机械补贴机制来配合,通过示范引领大面积推广,促进苜蓿机械化真正落地应用。
(责任编辑:高徽)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海南三沙海鲜直供北京
- 下一篇:贵州安顺市将建畜牧业综合管理信息平台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