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合作时报网 >> 中国合作经济新闻网>> 行业频道>> 畜产品>>正文内容

山西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注重持续性(图)

山西省国家级保种场分布。

  山西省自然气候条件适宜,饲草饲料资源丰富,不仅适合畜牧业发展,而且造就了其畜禽品种遗传资源的多样性。目前,该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有20个品种。其中羊品种9个:黎城大青羊(太行山羊)、吕梁黑山羊、阳城白山羊、灵丘青背山羊、洪洞奶山羊、晋中绵羊、广灵大尾羊、山西细毛羊、陵川半细毛羊;牛品种2个:晋南牛、平陆山地牛;猪品种3个:马身猪、山西黑猪、山西花猪;鸡品种1个:边鸡;其他品种5个:广灵驴、临县驴,晋南驴、中华蜜蜂、襄汾马。

  然而在上世纪末,随着大部分地方良种数量减少、质量下降,部分品种濒临灭绝,使得该省品种保护出现了一定的波折性。山西省是如何应对这一问题的呢?该省畜禽繁育工作站曹宁贤介绍,畜禽遗传保护的重点是维持资源开发的持续性。这主要体现在扩大核心群体规模以及提高扩繁群体质量,并通过采取提纯复壮、选种选配等技术措施,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种质创新。

  重视畜禽新品种创建国家级保种场

  曹宁贤介绍,山西省在开发畜禽资源时主要依靠改善扩繁群体质量。具体做法是以吕梁黑山羊为母本,辽宁绒山羊为父本,经过30余年的级进杂交,于2012年全国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通过的绒山羊新品种——晋岚绒山羊,截至2014年,种羊场已出售种公羊400多只,种母羊350多只,改良基础母羊30000只。晋汾白猪则以马身猪、太湖猪、长白猪杂交繁育而成,在2014年通过全国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认证。

  在创建国家级保种场方面,晋南牛主要做出抢救性保护,并以三级繁育体系作为主要策略,即抢救核心群、扩繁场、商品场三方面。目前该省核心群中已有6个血统,12头公牛,120头能繁母牛;4个扩繁场存栏2000头母牛;20个商品场存栏达10000头。曹宁贤在提及晋南牛和利木赞牛杂交模式时说,山西省晋南地区对牛选育和导血杂交的原则是保留其现有优良性状,并克服尖尻等缺点。同时,在非核心群中通过尝试导入利木赞品种进行试验。而从各国的成功经验来看,以含血比例以3/8外血和5/8本血的成功率最高。

  “公司+农户”模式选育畜禽核心群

  山西省左权县新世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太行山羊的选育工作。目前,其核心群母羊592只,公羊27只,血统6个,品系两个,分别是高产品系和高繁品系。曹宁贤说,该公司通过把太行山羊作为基础群,之后建立相应的选育目标,在外貌中选择毛色纯黑光亮、顺风角形、圆筒状肉用体型的羊;生产性能主要关注日增重、饲料报酬、屠宰率、肉品质等;繁殖性能主要选择发情率、受胎率、产羔率、断奶成活率较高的。这样经过连续多代开放核心群的持续选育,同质选配出高产品系和高繁品系,最后异质选配出高产高繁的太行黑山羊核心群。

  该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的种鸡试验场,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开展边鸡保种工作,完成了第九世代家系繁育工作,通过品系家系纯繁,使保种群母鸡数量保持在2700只,3个品系,128个家系。

  马身猪的开发利用是大同市种猪场和北京某传媒公司进行深度合作,并专门成立了北方四季牧场。这家综合性畜牧企业集猪的保种、产品研究和销售为一体,已拥有原生态种养基地,不仅开发出原生态系列食品,还建立了完善的品牌专营店和电商网络。

  此外,山西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与运城市锦晋海牧业有限公司合作,运用“公司+农户”的形式对边鸡5个品系及快速、中速优质鸡配套系进行推广应用,每年向周边农户推广30万只~50万只雏鸡,可带动1000农户参与养殖生产,户均增收3万元~5万元。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在介绍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做法时,曹宁贤认为,这需要有健全组织机构。目前山西省主要是成立领导组,组长由农业厅分管厅长兼任;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省站分管资源的站长兼任。技术路线要有长远目标和国家级专家修订保种方案,并加大资金投入,实行联合战略。采取产学研、农科教联合攻关,企业开发利用,返补保种,形成良性循环。加强项目管理,同时资金管理主要是国家专项资金采取分期付款,地方资金共同开支,相互制约。管理上通过与技术主管签订合同,督促检查,专家培训,形成纪要,发布动态。

  曹宁贤说,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开发利用要重视顶端设计,目标明确,把畜禽品种、保种场、核心育种场作为发展策略。制定方案时起点要高,并经过国家级专家审定。在建设保种团队时要求成员热爱保种,努力创新,鼓励民资介入,形成合力。

  (责任编辑:高徽)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