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靖安县社:让基层社从沉寂中焕发新活力

  江西靖安县社在发展基层社方面主要采取“一社一策、因势制宜”的八字方针。根据各个基层社所处地域环境和人口的不同情况,在“做实”基层社上下功夫,在有条件的地方加快推进重建,恢复实质性的运转,在确保实现涉农全覆盖的基础上,努力恢复重建供销合作社失去的经营服务阵地,同时统一使用供销合作社标识,推动统一管理,使得基层社焕发活力。

  1、开放办社,建设超市实现商贸服务功能。该社整合资源,在靖安县高湖镇建立了第一个乡镇日用消费品市场。高湖镇处于连接靖安县山上、山下片区的中间地带,流动人口较多,人口集中度高,发展商贸较为有利。该社创新思路,通过开放办社,靠大联强与县日新超市合作,投资近120万元,对高湖基层社门市部进行改造,于2013年9月份开张营业。改造后的门市部,占地1300多平方米,商品种类齐全,超市与县城的超市装修布局、商品种类、商品价格基本一致,使农民在乡镇就能享受到城市一样的服务,大大地方便了周边群众,惠民措施深受好评。供销合作社的标识明显可见,使得供销系统形象又再现于群众眼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2、抢抓机遇,巧打特色牌提升旅游接待功能。根据靖安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生态立县、旅游兴县”战略,该社利用好中源乡素有“小庐山”之称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指导中源供销合作社打造农宿文化项目,并且投资17万元将原供销合作社招待所大楼改造装修为农宿文化项目,主要用于接待夏天来避暑的城市客人,有效盘活了资产,在新形势下壮大了供销事业。与此同时,在中源乡集镇上重建、装修了最为醒目的供销合作社综合大楼,楼高五层,总建筑面积2500㎡,其中门店面积500㎡,为下一步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在旅游资源丰富的靖安县宝峰镇,利用该镇创建重点示范镇的时机,争取到县政府政策支持,将原破旧不堪的原宝峰基层供销合作社大楼拆迁,在建设完成后,将在宝峰集镇中心返还该社300平方米的门市店面,为基层社夯实服务基础,扩大经营、延伸服务创造了条件。

  3、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做实供销合作社服务功能。该社在发展基层社时,注重因地而异,顺势发展。根据仁首镇及其周围土地多、人口多、种植面积广等特点,该社依靠仁首中心基层社,联合县农资公司在该处设立联网店,建立以农资为核心,包含多项服务的新型网络,产生了效益,该网络辐射该镇乡村及周围两个乡,占据市场份额较大,以传统优势项目实现基层社的新发展。

  靖安县罗湾乡有一处钨矿开采,仅该处就有300至500人的食宿需求,官庄中心社以饮食、住宿一体化为发展方向,对原基层供销合作社大楼及相关资产进行了改造、建设,改造完成后效益显著,基层社有了收入,既服务了群众,又基本实现了正常运转。

  (责任编辑:高徽)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