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宏大经济发展规划亮牌 中企投资机遇可观
编者按: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同为人口与资源大国,进一步提升投资和贸易领域合作面临新机遇,两国工商界期待深化双方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投资和重大工程建设等领域的合作交流。在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维多多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之际,两国经贸界交流合作再掀高潮,来自基础设施建设、通信、农业、金融、化工、航空、能源和贸易等领域的近350家中国与印尼企业济济一堂,共谋商机。此举也被认为是中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开年第一课。
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维多多于3月26至28日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其间,佐科总统在京出席了中国-印尼经济合作论坛。论坛上,佐科借助PPT发表致辞,介绍了印尼雄心勃勃的经济发展规划,尤其指出将优先发展轻轨、快铁,以及港口产业园区等。
佐科表示,推动中国对印尼投资、加强两国基建合作是他此次访华的主要目的之一。中国在基建领域拥有丰富的技术经验以及一流的施工速度。印尼希望中国能提供帮助,加大对印尼公路、铁路、电力、港口等基建领域的投资。
据了解,基础设施落后已成为制约印尼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印尼历届政府都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施政重点,但由于资金匮乏,众多基建规划一直进展缓慢。佐科日前对媒体表示,今年,印尼将划拨290万亿印尼盾(约合223亿美元)用于基建开发,这一数字创历史新高。
12个建设项目蕴藏投资机会
2014年12月,佐科总统在国家发展计划大会上宣布了印尼政府《2015年—2019年中期改革日程和经济发展规划》,工作重点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强12个领域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一是建设2650公里长的公路和1000公里的高速公路,维修全长46770公里的现有公路;二是未来5年兴建15个机场,在6个地点建设物流运输机场;三是新建24个大型港口,增加26艘货轮、6艘运输牲畜的船只和500艘民用客船;四是在爪哇、苏门答腊、苏拉威西和加里曼丹岛建设全长3258公里的铁路网;五是新建60个轮渡码头,并增加50艘渡轮;六是在20个城市建设快速公交线路;七是新建49个大型水坝(水库),建设33座水电站,为大约100万公顷的农田建设灌溉系统;八是为市县区建设完善的宽带网络;九是在227个市县区建设污水处理系统,并为430个市县区提供污水处理服务;十是建设5257座双顶公寓大厦,惠及51.57万户家庭;十一是在城镇建设净水供应系统,惠及2140万户家庭;十二是建设2个生产能力为日产30万桶的大型炼油厂,建设5个浮式天然气接收终端,为100万户普通家庭供应天然气,建设78个天然气供应站,为60万户渔民家庭供应天然气,增加3500万千瓦电力供应。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不久前应邀出访印尼。在雅加达,许宁宁与印尼贸易部、印尼外交部等主管高官进行了广泛交流。许宁宁表示,为实现上述目标,印尼政府计划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减少燃油补贴、削减政府开支,将资金重点投入基础设施项目等促进经济增长的生产性部门。但印尼国家预算、国营企业实际可提供的资金有限,其余部分仍将从国外和本国私营企业获得支持,这就为外资与私营企业通过PPP方式投资提供了空间与机会。
2015年至2019年,印尼政府计划投资3500万亿印尼盾(约2917亿美元),为大力吸引外国投资,政府致力于降低监督机制对投资的限制,力图解决征地困难问题,提高政府办事效率。从2015年1月起,印尼中央政府开始实施“一站式”服务,由投资协调委员会统一办理投资手续。同时,为促进投资尽快落实,印尼在各省区设立了促进投资的落实工作组。
中企是印尼基建的最佳搭档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佐科总统的投资邀请做出了积极回应。李克强指出,中国政府鼓励更多实力强、资质好、信誉优的中国企业赴印尼投资兴业,参与高铁、轻轨、临港产业园区等项目建设,不仅分享技术和经验,而且要确保工程进度和品质,成为印尼基础设施建设的最佳搭档。
许宁宁介绍,中国是印尼非油气产品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印尼是中国在东盟的重要贸易伙伴。早在2013年,中印两国政府便签署了《经贸合作五年发展规划》。
中国企业在印尼潜在的基础设施市场中具有较大优势,拥有较成熟的技术设备和建设能力,建设成本低、速度快,比欧美、日本企业具有更高的性价比和更强的竞争力,能够满足印尼基础设施发展需求。同时,当前,中国对印尼的投资主体正逐步多元化,国有企业所占比重正在逐年降低,一些具有竞争优势的民营企业正纷纷采用不同的投资策略加快对印尼投资。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戴和根表示:“佐科总统上任后,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在印尼五年国家中期建设计划中,提出了基础设施领域的十二大建设项目,积极推动印尼的互联互通,并把高铁建设纳入新的发展战略。这些重大举措,对于改善民生、经济发展、增强国力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也为两国经济交流与合作带来了重要契机。”
据了解,中国中铁是全球最大的建筑工程承包商之一,连续9年进入世界500强企业,2014年度排名86位。目前在92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
戴和根介绍,从2002年设立印尼代表处开始,中国中铁已在印尼市场耕耘十多年。目前正在推进的重点项目主要有:印尼中加里曼丹运煤专线项目,线路长425公里,总投资54.76亿美元。中国中铁与印尼MGGS公司组成的联营体已取得《中标通知书》,共同成立的项目公司也已与中加省政府签订《特许经营权协议》。此次佐科总统访华期间,项目公司与中加省政府和以中国工商银行牵头的银团签署了该项目的融资框架协议。
中铁公司计划开发的印尼南苏门答腊铁路运输线项目,包括284公里的标准轨铁路和码头、煤炭装卸系统、通讯信号系统及配套工程,合同总价48亿美元。该项目已经列入两国高层商务会谈的议题,得到两国的重点关注。目前仍在为达成最终融资协议进行协商。
另外,中铁公司正密切跟踪的还有印尼梭罗至泗水铁路改造项目、雅加达机场轻轨项目、明古鲁—南苏门答腊西部运煤专线项目。
许宁宁表示,印尼是中国在东盟国家的第二大投资目的地。截至2014年底,中国对印尼直接投资57.7亿美元,主要分布在采矿业、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制造业、农林牧渔业、金融业等领域。在印尼开展投资经营活动的中资企业有1000余家。目前,佐科政府积极吸引外资参与印尼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这为中国企业投资印尼创造了有利条件。
印尼经济外交吸引中国民营企业
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民投)日前宣布,将与数十家国内民营企业,共同在印度尼西亚投资50亿美元建设中民投印尼产业园,且投资规模短期内将超过百亿美元。这成为中民投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践行企业国际化的最新举措。
据悉,此项目是中国-印尼经济合作论坛期间签署的两国总额400多亿美元的一揽子投资合作协议中的一项。单笔50亿美元的投资规模,在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中堪称大手笔。
佐科去年10月就任印尼总统以来,将经济外交置于其外交战略的核心。他将中国视为经济建设的榜样和重要资金来源国。
印尼国家投资统筹机构主任弗兰克表示,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保障,印尼希望未来5年能吸引3500万亿印尼盾的投资,今年的目标是519.5万亿印尼盾。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为5.8%,预计2017年经济增长率可达7%。
许宁宁表示,中国企业对印尼的基础设施直接投资主要以水电和交通为主,对科技和技术服务等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投资偏少,投资产业层次总体偏低。中国企业可以将通信电子、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作为直接投资的重点领域,尤其是在信息传输领域,中国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而且与发达国家相比价格优势明显,更适合东盟国家。
据许宁宁介绍,印尼大部分地区通互联网,但宽带较小,网速较慢。2015-2019年规划将为市县区建设完善的宽带网络。印尼共有2.6亿移动终端用户,据预测,2015年3G用户数量将增至45%。这些将为中国企业投资通信行业创造机遇。
在世界银行发布的2015年经商环境报告中,印尼在189个国家(地区)中排名114位。印尼投资环境尚需改善,基础设施滞后是最大的瓶颈,体现在物流成本高、通信条件普遍较差、电力供应难以满足基本需求等方面。同时,政府低效和腐败现象仍存在,部分领域如矿业等行政管理混乱、税费复杂繁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印尼对外资的吸引力。
据印尼国家投资统筹机构最新资料显示,目前正在审核的建设工程共99项,分布在25个省区,投资总额477万亿印尼盾。目前困扰投资方的主要问题包括征地、许可证和地方政府的配合,国家投资统筹机构已在每个省区成立了促进投资落实工作组,希望能协助地方政府解决相关问题,尽快落实投资建设项目。
许宁宁提醒赴印尼投资的中国民营企业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可行性研究,避免“走弯路”。
一是物流成本高。根据2014年世界银行发布的物流绩效指数排名,印尼列世界第53位。印尼物流成本高制约了印尼全球竞争力和本国经济增长。印尼是群岛国家,与邻国直接接壤较少,外界互联互通主要通过海路、航空等方式。
二是电力供应不足。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国之一,目前印尼电力装机容量仅为4000万千瓦,但电力需求年均增长10%至15%。企业发展对电力需求更迫切。为实现佐科总统提出的年均7%的经济增长目标,印尼需要每年新增电力570万千瓦,才能避免出现电力紧缺危机。由于征地问题,一些电站项目被迫推迟,将可能导致2016年爪哇岛和巴厘岛出现电力紧缺现象。
三是融资较难。以往印尼依靠国际贷款融资的建设项目执行情况不佳、资金使用效率较低。签订了大型国际贷款合同后,贷款程序迟迟未能启动,这主要由于往届政府的建设工程缺乏重点或建设项目许可证申请、征地等行政手续复杂。
中国国际贸易研究中心理事长童友俊提示,投资印尼首先要理解国情。比如印尼的土地是私有的,政府没有权力强征。如果想在某地投资建厂,就必须跟土地的所有者商谈,以双方满意的条件购买或租用土地,而不要寄希望于政府全都搞定。其次,要找对伙伴。要在印尼当地寻找信用度高的合作伙伴和成熟的项目。可以通过中国有关商会联系印尼相关机构,再通过印尼各地的政府投资部门和商会来结识可靠的商人。
中印携手打造“海洋发展伙伴”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印尼70%以上的国土面积为海洋滩涂。目前,印尼的海洋资源收入约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22%,印尼政府正在制定并实施海洋综合管理计划,积极推动“蓝色经济”,保持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
印尼总统佐科日前表示,印尼海洋经济发展潜力很大,高速公路、港口、机场、电力等基础设施和产业园区建设需求旺盛,希望加强与中方的合作。
据印尼《雅加达邮报》报道,印尼政府将采取全新方式发展经济,将特别重视以海洋为基础的基础设施建设。
许宁宁表示:“当前,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与佐科总统提出的‘发展海洋经济,重建海洋强国’目标高度契合。佐科总统提出了打造海洋强国理念和建设‘海上高速公路’的计划,作为海上交通运输和互联互通的重要支撑,造船业成为印尼新政府重点发展领域。”
据许宁宁分析,由于钢铁工业薄弱、缺乏完整的零部件及原料等辅助工业,印尼造船成本高昂,同时,出于融资成本、税收、征地带来的压力,印尼国内造船业发展远不能满足航运业发展需求。
目前,印尼对外商投资造船业没有限制,可以独资,而且欢迎投资制造2万吨级以上的大型船只。目前,仅有2家韩国企业在印尼投资造船业,2013年投资总额为4000万美元。中国企业尚未在该领域进行实质性投资。据印尼造船协会介绍,在印尼投资建造7万载重吨级船只的船坞需投资3500亿至5000亿印尼盾(约合3000至4300万美元)。
中国造船业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具有技术、资金、成本等整体优势,中国船舶工业水平也得到了印尼等国家的高度认可,使中国造船企业具备全面进入印尼市场的综合竞争力。
另外,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是印尼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了解,印尼已把油气勘探、开采的重点转移到了海上,海洋石油天然气的产量所占的比重将不断增加,成为油气产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石化董事长傅成玉表示,印尼一直是中国石化“走出去”的战略布局重点。多年来,中国石化在印尼开展了油气和仓储投资、石油和炼化工程服务、油品、化工品及设备材料贸易等。目前,中国石化在印尼与印尼国家石油公司等共同投资了IDD海上气田项目,同时在巴淡岛投资了260万立方米的仓储项目。中国石化愿意为印尼能源和石化工业的产业升级助力。
许宁宁指出,中国企业在印尼投资与印尼产业升级相结合,这是印尼十分欢迎的,是今后中国企业在印尼投资的一个重要方向。
许宁宁表示,印尼国土面积的2/3是水域,海洋渔业资源丰富,目前只开发利用了不到10%,仍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印尼政府重视渔业,并从资金、技术和政策上推动渔业发展。印尼是中国的海上邻居、重要的水产品贸易伙伴和远洋渔业发展基地。
中国与印尼在海洋渔业、油气、滨海旅游等传统海洋经济领域的合作卓有成效,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海上互联互通领域的合作也已经起步。许宁宁建议,中印两国在保护海洋、开发海洋资源方面存在着诸多共同利益,应采取进一步措施,深化海洋经济合作,努力扩大合作规模,拓宽合作领域。
许宁宁表示,此次印尼总统佐科访华,两国领导人、政府达成了一系列重大共识,中国与印尼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双方经济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注入了旺盛活力。双方工商界应以此为新契机,携起手来,积极发展友好互利合作。
(责任编辑:张蕾)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中方就禽肉争端亮剑WTO
- 下一篇:澳中续签2000亿元本币互换协议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