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合作时报网 >> 时报观察>>正文内容

此次降息存款利率明降暗升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5月1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1%;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2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3倍调整为1.5倍;其他各档次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实践已经证明,降息降准的货币政策工具对救助实体经济的作用非常有限,即使对股市、楼市构成表面上的利好也可能很难维持下去。不过,央行这次降息技巧和奥妙不少,不深入分析还真会被懵懂住,还真会错怪央行在所谓的“放水”。

    这次降息0.25个百分点的同时,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3倍扩大为1.5倍。比如: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降低0.25个百分点后利率为2.25%,如果银行按基准利率1.5倍“一浮到顶”的话利率为3.375%,高于调整前利率2.5%的0.875个百分点;高于调整前浮动到顶1.3倍后利率3.25%的0.125个百分点。

    细细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如果银行等金融机构按照基准利率1.5倍“一浮到顶”的话,这次存款利率降低实际上是明降暗升。

    银行等金融机构会不会一浮到顶呢?央行负责人回答记者问时说,由于目前存款利率“一浮到顶”的机构数量已明显减少,预计金融机构基本不会用足这一上限。笔者却持相反的看法。

    现在社会融资价格比管制利率高得多,事实上形成了管制利率的低资金价格与市场化的高资金价格的双轨制。争夺资金的价格战愈演愈烈,特别是社会市场化融资与管制内银行等金融机构争夺资金战最为酣畅。结果是银行存款大量流失。存款的流失已经在对银行等金融机构构成巨大经营压力,动摇着银行的经营根基。因此,如果银行不借助存款基准利率可上浮1.5倍的管制价格政策一浮到顶的话,那么,只有眼看着存款流失加剧,经营资金来源枯竭。

    银行存款一浮到顶的话,那么,不但没有降低利率,反而提高了利率。存款利率不降反升,贷款利率怎会下降呢?况且贷款利率已经放开,下调贷款利率只是个名义上而已。贷不贷?贷多少?期限长短?利率高低?完全由商业银行决定。而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不降反升,贷款利率只有随之提高。

    对股市楼市的所谓利好仅仅是表面化和名义上的,实质上背后暗藏利空。就是从名义上来看,利率下调是商业银行的最大利空,权重股比例较大的银行股遭遇利空,那么整个股市就可想而知。

    当然,本次降息使得利率市场化实实在在推进了一步,这是本次降息的最大功绩。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