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蜜蜂显“蜂”芒
“自去年6月30日蜂皇浆在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渤商所)上市以来,截至今年3月,蜂王浆成交量突破50吨,电子合同转手贸易金额已达到473多亿元。”浙江同康蜂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康蜂业)总经理吴丽楠指着公司前台大大的交易实时数据屏,欣喜地向浙江衢州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介绍。
在渤商所这个大舞台上,蜂皇浆已成为116个上市产品中认知度、采购量、投资额最高的“明星产品”之一。其价格也大幅攀升,在渤商所最高交易额曾达到一公斤418元,目前稳定在一公斤260元,均远高于每公斤150元的出口价。
别看如今蜂皇浆身价陡增、销售火爆。可就在上市之前,蜂皇浆等蜂产品的销售曾一度遭遇瓶颈。衢州江山作为“蜂蜜之乡”,蜂业规模和经济效益已连续22年位居全国各县市之首。但由于市场信息不透明、销售渠道单一、仓储物流成本过高等原因,蜂王浆的价值一直被低估,陷入了增产不增收、难销售的窘境。为此,从政府到企业再到蜂农都渴望转型升级,以拓宽销售渠道。
江山几家蜂业龙头企业历来以出口为主,出口量占销售总量的7成以上。衢州局在10余年的把关服务中,在履行好抓质量、保安全职能的同时,积极利用自身的信息和技术优势促进江山蜂产业发展。指导企业进行出口食品企业备案、帮助企业规划扩建现代化厂房、与科研院校合作研发蜂产品追溯管理软件、与俄罗斯海关协商打通蜂蜡对俄出口的通道……衢州局全力扶持着江山市蜂产业一步步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同时也关注着蜂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早在2013年,衢州局了解到,在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对提升大宗商品销售价格有促进作用,便积极向江山市政府和几家蜂业龙头企业推荐,并多次牵线蜂业企业赴外地的上市主体考察,帮助企业与知名大宗商品交易所对接。通过数次考察,地方政府和蜂业企业逐步认识到,让蜂产品到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不但能扩大知名度,还能在电子交易平台上实现供需双方的直接对接,缩减流通环节、提高贸易效率、降低成本费用,有利于蜂产业的转型升级。
2013年10月,在衢州局的大力“撮合”下,年产值过亿的浙江同康蜂业有限公司与渤商所签订了《商品挂牌交易协议》,获得了蜂皇浆、蜂蜜(预计今年下半年上市)两个产品在渤商所上市交易的主体企业资格。同时,为满足上市商品的检测要求,衢州局技术中心开发了蜂王浆中呋喃西林含量的液相检测方法,并与渤商所签订协议,成为渤商所市场中蜂王浆的指定检验机构。
经过半年多的筹备,2014年6月,蜂皇浆产品正式在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上市,迈出蜂产品由传统销售转向产业电商销售的关键一步。此后,经由衢州局检验合格的蜂王浆,由第三方仓储监管,分别在国内盘和国际盘上市交易。蜂产品市场不透明、信息不对称等状况彻底改变,最大的变化在定价机制上,从以往的卖家定价,转变为买卖双方共同定价格,充分发挥了市场机制。蜂企、蜂农和消费者在该平台上可直接对接,电子报价自动匹配成交,减少中间环节。
借助渤海所这一平台,消费者获得了靠谱的蜂产品,而企业、蜂农也实现了增收。目前在渤商所上同康蜂业的蜂皇浆已累计销售50多吨,销售额同比增加30%以上,且价格远高于出口价。衢州局工作人员介绍,蜂产品销售增多,巨大的市场需求推动蜂农扩大产能,解决了转变之前蜂农“卖货难”的问题。去年,供应原料的蜂农出售的蜂王浆一公斤可增收10元至15元,一户蜂农增收超万元。除此,江山蜂产品的知名度也通过渤海所打响了名号,进而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江山蜜蜂插上“电商”翅膀完成蜕变,初现“蜂”芒,为衢州地产农产品产业的转型提供了成功的样板,地方政府和农业龙头企业纷纷谋划“上市”之路,2015年1月,衢州的另一特色农产品——常山胡柚也在舟山大宗商品交易所成功上市。
(责任编辑:任智超)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云南泸西县社下属土产公司:甜蜜的事业成…
- 下一篇:特克斯蜂产业实现产值2000万元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