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有机茶 先看“身份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有机茶叶也应运而生。如何生产、加工的茶叶才算真正的“有机”?日前,广西质监局发布了《有机红茶加工技术规程》、《有机绿茶加工技术规程》,规定了有机茶、茶叶加工场地及设备、加工工艺、加工过程管理等技术要求,保障产品质量安全,获取高质量的有机茶叶。
专家称,有机茶没有特定的产品标准,它只是在各企业采用的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规定了要开展有机茶种植和加工所必须遵守的规定和产品指标。有机茶的身份可通过“一签两证”(有机防伪标签、有机茶生产资质证书、有机茶产品质检报告证书)来识别。
据了解,为促进广西有机茶产业发展,2014年,国家有机茶栽培与加工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在广西上林大明山农场万古茶园启动,正式开启“广西有机茶”标准化生产。去年底,广西柳城县伏虎华侨经济管理区建立茶叶种植、生产加工管理信息数据库,启用了柳州市茶叶企业首个智能监测与溯源系统,为有机茶叶办了二维码“身份证”,消费者通过扫码,可实时“掌控”茶叶的相关信息。
加工时禁用添加剂
笔者了解到,广西以丘陵山地居多,受到工业污染的面积较少,适宜发展有机农业,特别是有机茶业地区较多,例如百色、来宾、柳州、贺州、梧州等地区。
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全区约50多家有机茶认证企业,认证面积约为8万亩,主要分布在乐业、凌云、隆林、西林、昭平、金秀、苍梧、蒙山、三江、融水、鹿寨、武宣、金秀、上林、横县等地。
有机红茶、绿茶加工技术规程起草小组专家介绍,为了规范有机红茶、绿茶生产加工技术,技术规程要求有机茶在整个加工工艺过程中,需保持加工设备清洁,禁止使用任何添加剂。加工的每批有机茶产品建立对应的追溯批次号,并建立原料验收、加工、包装、贮存、运输、入库、出库和销售的完整档案记录。
有机茶产品初制完成后,需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进行挑选、分级、包装、贴上标志,分类贮藏至成品仓库;在包装、贮藏和运输过程中禁止使用任何防腐剂。
有机茶市场有点乱
3月1日,笔者走访了南宁市多家超市和茶叶经营店,发现超市内很少有有机茶叶销售,促销员说,有机茶叶品种较少,但价格要比普通茶叶贵出一倍,所以进货也较少。不过,在不少茶叶经营店内,工作人员都表示有有机茶叶销售,每公斤大多会比普通茶叶贵200至400元。
在一位工作人员取出的“有机茶”包装上,笔者并未找到任何有机标志。对于笔者提出的质疑,她声称,有机说的就是茶山只用农家肥,不施加化肥,也不打农药。“这些茶叶就是按有机标准生产的,因为还没申请得到有机标识,所以没张贴相关标签。”她称,礼品盒可以由购买者自行选择规格和档次,如果购买者有需求,他们可以免费在礼品盒包装袋上打上有机标志,或贴上有机标签。
随后,笔者在淘宝网上输入关键字“有机茶”,搜出来1.82万个相关产品,每公斤产品价格从几十元至上万元不等,但是大部分产品的包装详情都未见到有机认证的标志及证书。
买有机茶要看“两证”
从外表看是很难区别茶叶是否属于有机茶,如何才能买到真正的有机茶呢?《有机红茶加工技术规程》起草小组专家透露,选购有机茶时,消费者除了查看茶叶外包装上的有机防伪标签,同时需要查看茶叶生产企业是否具备生产有机茶的资质证书,以及有机茶产品的质检报告证书。这“两证”是有机茶生产企业必须具备有的证件之一。
“每一个有机产品均有独一无二的电子身份证,也就是有机防伪标签。”该专家介绍,根据我国《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所有有机产品的独立包装上除了贴上有机认证标志、编号、认证单位外,刮开锡纸可见有17位数字构成的有机码,这就是有机产品的“电子身份证”,只要登录中国食品农产品认证信息系统,即可根据该有机码查询该产品的“身份”信息。“如果产品外未张贴这种防伪标签,以及查询内容与产品具体标识不同,或是销售商家不能提供‘两证’,消费者则需谨慎购买”。
>>热点评论:
有机茶这盘棋的“局点”在哪里
□ 本报记者 冯斯正
在人们的物质需求不断得到多样化满足的今天,大家对产品的追求逐步从数量转向品质,“健康”就是其中的关注点,而最能体现它作用的就是日常饮食。茶叶作为中国人传统的日用饮品,其本身的健康特性就格外受到关注,而有机茶的出现无疑等于为茶叶加上了双层健康帽,在市场上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然而,为利用大众“天然绿色无污染”的需求并牟取暴利,一些茶企在有机茶的市场上开始“出假牌”,搅乱了这一健康茶品的正常秩序,也给消费者带来的购买困惑。 那么究竟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对于大众消费者来说,精准地掌握有机茶的标准并从市场轻松地辨识并且购买回来这不容易,所以建议大家最好去到大商场或规范的有机茶叶专营店购买,尽量不要淘宝式地在街头巷尾中搜寻。 有机茶的价位一定会比其他茶叶高一个台阶,但是价格绝不是选购有机茶的关键,“有机茶身份证”才是鉴定其真伪的王道。除了作者提到有机茶必备的“双证”,小编觉得在此还有必要再补充一下,其实更加规范的说法应该是“七证”——《有机茶园转换证书》、《有机茶原料生产证书》、《有机转换产品认证证书》、《有机茶加工证书》、《有机产品认证证书》、《有机茶销售证书》、《有机茶标志准用证》。正规绿色有机茶的消费专柜应向购买者出示绿色有机茶认证机构颁发的这7个证书。当然,查看防伪标志,并刮开防伪涂层电话查询真假,也是十分必要、直接的方法。 最终,下好有机茶市场这盘棋不仅靠买家,还有卖家。建议有机茶企业和相关市场负责部门,在有机茶概念传播上,尤其是终端市场的宣传方面要正确客观地让顾客认识到有机茶的优处和特性;同时,当下鱼目混杂的状态也亟需整治,用法律的手段维护健康茶叶健康地发展于市场中。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两会茶营销”的变迁及启示
- 下一篇:联想进军农业,意在何方?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