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合作时报网 >> 企业寻踪>>正文内容

波司登做减法

    近期,波司登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波司登”)终止了旗下女装品牌“瑞琦”的所有业务。4年前,波司登“全面实施多元化战略、打造品牌新版图”的战略中,瑞琦被作为重点项目培育,如今并未达到当初的预期。

    其实,从多品牌化战略开始,波司登就多领域发力,涉及童装、休闲装、男装、女装等。但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对于波司登这样的传统批发商身份的企业来说,步子迈得有些过急过快。于是,整个行情下滑的背景下,波司登逐渐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开始调整。

    终止“瑞琦”

    虽然,终止瑞琦的消息并未对外发布,但也并非没有先兆。在波司登2014年年报中指出,未来“集团计划终止盈利能力不济的服装品牌,包括‘瑞琦’女装和小型羽绒服品牌‘上羽’,让集团资源集中于核心业务上。”

    波司登方面证实该品牌是在波司登今年6月财报发布之后终止的,“应该是在七八月份。”

    2010年11月,瑞琦在2011春夏时尚发布会上首度亮相,标志着波司登集团正式进军中国女装市场。在波司登2010年年报中曾预计“2011/2012年将在华东地区扩展至80间以上终端店铺,三年后销售网点将覆盖全国。”遗憾的是,3年过后的店铺数量远未达到预期。截至今年3月31日,瑞琦专卖店和零售网络数量一共27个。

    在优他国际品牌投资集团总裁杨大筠看来,放弃瑞琦是正确的选择。在服装行业,“一般来说一个品牌如果4~6年还做不起来,那就基本丧失了继续投资的价值。”

    波司登一位内部人士表示,瑞琦的定位与集团其他女装品牌可能有冲突的部分。公开资料显示,瑞琦是以25~40岁、追求高质量生活的都市中高层知性女性为目标市场。而杰西的销售对象为28~45岁的职业女性,产品兼具职业和休闲风格。另一与杰西品牌定位相仿的是“邦宝”,销售对象为30至45岁的都市成熟女性。

    显然,瑞琦、杰西和邦宝的定位有相互重叠的部分。此种背景下,后两者的情况远远好于前者。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31日,杰西收入348.4万元,占非羽绒业务收入的26.8%。截至去年6月底,“邦宝”在全国共拥有113家自营门店和专柜,以及127家加盟店。邦宝计划未来三年在国内增加约80家自营门店或专柜。

    更重要的是,杰西的网点主要集中在南方市场,而“邦宝”在北方的渗透较强,二者刚好形成互补。

    波司登表示:“几年运营下来,杰西以及邦宝这样的参股品牌具备了比较成熟专业的管理团队,有鲜明的产品风格和稳定的客户群。而瑞琦相较之下业务规模不及其他两个品牌各自的1/10,且发展速度未达到预期。为了使上市公司资源优化,股东利益最大化,我们决定终止瑞琦品牌的运营。”

    从加法到减法

    波司登在国内羽绒服行业是毫无争议的老大,鞋服行业独立评论人马岗将波司登归为“品类之王”,“在某个品类做到足够大,再往下发展就是和这个品类的发展相联系,如果未来这个品类增长它就跟着增长,如果品类没有增长,就可能受到可替代品类如皮衣、羊绒夹克等的挑战,就会面临巨大的风险。”他解释。

    这样的情况下,波司登必须选择多元化道路来化解风险,波司登也是这么做的。

    早在4年前,波司登就提出整合旗下所有品牌资源,扩张品牌四季化时尚版图,开始“转型成为一家令世人尊敬的世界知名综合服装运营商”的战略。彼时,波司登开始较为集中地涉足不同品类。

    2009年5月,波司登全资收购江苏波司登服装发展有限公司,进入男装业务领域。同月,波司登成立合资公司参与美国街头潮流品牌洛卡薇尔(Rocawear)在大中华地区的销售。

    2011年初,波司登开拓童装和休闲装业务。对上海兰博星儿童用品投入约1亿元人民币,持有兰博星公司51%股权。同时,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持有了“摩高”品牌56%的股份。

    然而,集中拓展羽绒服之外的业务并不是简单地做了就会成功。2012年3月,波司登就终止了洛卡薇尔的业务。同时将其持有兰博星公司的51%股权转让给了兰博星管理层,作价为人民币1040万元。

    马岗认为,对羽绒服这个季节性很强的品类来说,波司登选择做多元化是必须的,但“战线拉得太长了。”波司登什么都做了,但是哪个品类也没有做得太深。他表示:“一个品类没有占到主营业务的10%就不能算作成功。”

    更重要的是,波司登各个品类几乎是齐头并进的,而比较可行的方式应该是“深耕一个品类,等这个品类有了成效,再适当依托一部分比较成熟的团队做其他品类。”

    未来调整

    “遇到问题勇于改变。”资深服装专家、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首席顾问程伟雄这样评价如今的波司登。

    到2013年,波司登开始将旗下羽绒服品牌“波司登”、“雪中飞”以及“康博”全部独立分开运作。

    最新的调整则是“各品牌在管理、财务、后台、行政等资源是共享,渠道在分别建设的基础上,重合区域有部分共享。”此外,旗下羽绒服品牌“上羽”也已经终止。

    尽管波司登方面认为在剩下的几个羽绒服品牌中,“每个品牌会侧重不同的目标消费人群和产品风格,”但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目前的这些品牌在定位上还是有一些重合。

    杨大筠就认为,目前波司登旗下虽然有4个品牌,看似做了细分,但基本上都是一回事。“运营团队,产品风格,管理模式实际上没有太大的差别。”

    前述内部人士也坦承,“终止上羽就是因为相互之间有重合,而且上羽规模不大。其他品牌之间虽然也有部分重合,但做得都还不错,所以调整起来会比较困难。”

    提及未来,波司登方面表示,要实现四季化、多品牌战略。尽管波司登有这样的雄心壮志,但在具体操作方面,杨大筠还是建议,外部直接收购的方式比较可取。“目前波司登还不是一个真正的做零售、做品牌的企业,在品牌运营、渠道管理、差异化竞争及消费者黏性等方面都不是特别擅长。”

    自建品牌瑞琦的终止似乎已经能说明问题了。

    “和自己培育品牌相比,直接参股或者收购等于是和已经比较成熟的品牌合作,相对简单,而且二者的团队可以互相磨合,一定程度上增加我们这方面的能力。”前述内部人士表示。“自己做会花费巨大的时间和精力。”

(刘畅)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