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行业国际竞争优势削弱
第114届广交会三期日前落下帷幕,标志着今年的秋季广交会至此全部结束。正如许多人事先所担心的那样,本届广交会交出了一份令人失望的“成绩单”:出口成交额与第113届(今年春季)相比下降10.9%,与第112届(去年秋季)相比下降3%,出现了多年少见的“双降”局面。
记者采访发现,由于欧美等传统出口市场的回暖迹象仍不明显,新兴市场外贸增速持续放缓,再加上人民币汇率和劳动力成本的飙升以及新兴市场国家的竞争,目前我国多个行业的竞争优势被削弱,企业转型升级的迫切性日益凸显,许多山东外贸企业正加紧苦练内功。
纺织业成“重灾区”
据大会组委会统计,本届广交会对欧盟成交环比和同比均有所减少,对美、日有所增加;但对金砖国家成交环比下降17.2%,同比下降12.2%;对中东成交环比下降23.2%,同比下降15.5%;对东盟成交环比下降3.6%,同比下降2.1%。
从广交会三期来看,由于本期参展商品主要为纺织服装、农产品(000061,股吧)及部分轻工产品,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企业承受的压力格外大。
山东省商务厅提供的统计数字显示,广交会三期,山东对美国成交同比下降28.7%,对日本成交下降25.6% ,对欧盟成交仅增长0.3%,对亚洲市场成交下降25.5%;从成交的订单情况来看,短、中、长订单比例为6∶3∶1,导致企业利润大大缩水。
“由于利润太低,我们不得不拒绝一些订单。”青岛新世界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德新无奈地说。据透露,青岛市的工艺品、家具、机械等多个行业,目前平均利润均低于15%,不少只有5%左右,仅依靠出口退税勉强生存。
值得注意的是,受美国棉花增产、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棉纱降价等因素影响,近期棉花内外价差一路走高。参展鲁企普遍反映,由于国内外棉花价差增大,国内要素成本持续上升,人民币升值压力较大,以及新兴市场国家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竞争优势正被大大削弱。从本期成交情况看,山东纺织服装出口成交(含意 向)1.6 亿美元,环比 下降29.5%,同比下降12.8%。
青岛市一纺织企业负责人透露,人工成本占企业运营的1/3,两年来上涨近三成,再加上棉价上涨、汇率差额居高不下,今年暑期忙了一个月,算上退税,最终仍旧做了“白工”,负责维护关系的业务员已经“转了线”。
此外,由于缺乏先进技术支持以及劳动力成本上涨较快、人民币汇率快速升值等因素,山东农产品及轻工产品的价格优势也在逐步消失。近期花生、生姜等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更让初级农产品出口中小企业感受到成交压力。
外贸鲁企苦练内功
面对外贸形势的复杂多变,等待观望只会被市场加速淘汰,那些能够及时转型升级,重视新技术、新设计、新服务模式的企业,经营情况就相对比较乐观。
广交会期间,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展示了其新成衣产品,包括雪棉衬衫、立体免烫衬衫和生态无缝线衬衫,受到客商追捧。
“目前这3个新产品都申请了专利,是我们的独家技术。”该公司负责人牛亮介绍说,公司非常注重前期的设计研发,不仅在国内拥有20多名设计师组成的设计团队,本月还将在意大利米兰成立设计公司,从当地聘请设计师。同时,为降低生产及管理成本,鲁泰公司不仅自己种植棉花,并开始往东南亚转移国内制造工厂,还请了丰田的管理专家进行管理指导。由于措施得力,该公司年出口额高达5亿美元。
“电子商务不仅帮助我们寻找到贸易伙伴,还为我们降低了国际贸易交易成本,非常适合成长型的中小企业。”青岛银晶玻璃有限公司总经理卢绪华说,“短短几年间,线上销售额就从零跃升到60%左右,由于营销成本大大下降,公司盈利能力明显增强。”
据统计,被称为“劳动密集型扎堆”的广交会二期和三期,山东的参展企业均超出一期1倍左右。如此结构,外贸的转型升级任重道远。
“越是在外贸形势不好的时候,越应该抓紧时间苦练内功,以促进企业发展的转型升级。”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导报特约评论员白明表示,这除了要加快提高企业的技术含量和品牌意识,还应善于运用多种手段推进市场和产品的多元化和差异化,并大力节约挖潜,以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