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合作时报网 >> 时报观察>>正文内容

没有“中国大妈” 百货业绩更差

  8月即将结束,百货业上市公司的半年报才出来了7家,营业收入的个位数增长,净利润、毛利率的低位徘徊,则让业内人士所期盼的回暖再一次被推后。

  “百货业上市公司中,到目前为止,只有几家发布了业绩,可想而知剩下的都是什么样的情况。往往在8月中旬后发布业绩的,很大程度上都是负增长。”宏源证券零售行业分析师陈炫如分析称。

  “上半年,公司其他品类的增长非常乏力,只有客单价高的黄金,算是个例外,增长十分迅猛,达三成左右。假如没有黄金的热销,那上半年很多百货公司的业绩会更差。”合肥百货证券事务代表刘速超表示。

  合肥百货半年报显示,该公司主营业务报告期内取得的增长约为12%。其中,黄金珠宝品类的拉动作用明显。与此同时,东百集团在其半年报中也将营业收入的增加归功于黄金饰品的销售。报告期内,该公司黄金饰品销售同比增长4.99%。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国内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3.3%,金银珠宝是惟一一个同比增长超三成的品类。

  虽然黄金的热销带动了百货商场的销售,但依然没有扭转行业整体毛利率下滑的颓势。而在业内人士看来,百货业毛利率在低水平徘徊将是常态。

  值得注意的是,在已发布半年报的7家百货公司中,商品销售毛利率同比下滑的企业数就高达57%,为4家。其中,合肥百货下滑幅度最大,该公司百货业的毛利率同比减少1.33个百分点,为16.99%;超市业的毛利率为17.81%,同比减少1.08个百分点。

  总体看来,上半年百货行业的毛利率在去年下降的基础上再次出现了下滑。7月初,商务部发布的《中国零售业发展报告》显示,2012年百货业下降后的毛利率为17.5%。这说明,7家发布半年报的企业,没有一家的毛利率是超过了这一水平的。

  在陈炫如看来,以前百货业面对成本上涨,可以通过增加扣点或者更换品牌来保持自己的盈利,但现在这一做法已经行不通。因为百货不再是品牌商的首选,他们已经改变了开店策略。而一旦承受不住高扣点,他们就会选择撤店离开。对此,合肥百货上半年比去年同期淘汰的品牌数增加了23个至289个,就是最有力的说明。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