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庆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成效显著
近年来,黑龙江大庆市委、市政府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工作高度重视,并责成市供销合作社负责该项工作,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为此,大庆市供销合作社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模式,健全工作机制,全面推进全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快速健康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总数达到1360个。
一、党政重视,农民入社积极性空前高涨。大庆市委、市政府连续多年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列为全市大事实事之一,今年市委八届二次全会下发的《关于加快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计划》,又把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列入其中,提出今后三年全市要实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十、百、千示范行动计划”。由于政策的引导,党委、政府的重视,全市已经形成了“合作热”。今年年初,全市预计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00个左右,而到目前,全市就已经新注册了165个,而且还有一批正在接受工商部门的审核待批。
二、多元参与,形成了合力推进的好形势。前些年,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靠农民自己来办。而现在,一批龙头企业积极领办合作社,牵头组建产业协会。在农村“创先争优”活动中,一批党支部、村委会也参与到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中来。肇州县二井子镇实现村,党支部和党员领办参与的合作社已达到6个。
三、部门联动,形成了“洼地”效应。在市供销社的积极协调下,全市农业、畜牧、水利、综合开发等部门大力支持,很多规模项目都落实给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去实施。金融部门开展金融产品创新,基本是以合作社为载体和平台。大庆市被中国人民银行黑龙江省分行确定为农村金融产品创新试点城市,肇源县禽业协会被中国人民银行确定为全国的金融产品创新试点单位。市农村信用社还在肇源县禽业协会设立了贷款信贷部,专门面向协会会员发放贷款,已累计发放贷款达亿元。龙江银行面向肇州县兴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发放长期大额低息贷款,每户达到30万元以上。同时,一批国内外客商和城市工商资本,也开始向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流动,这种流动所产生的“洼地效应”正在日益扩大。
四、规模发展,形成了一批外向型经济组织。经过几年的发展,全市形成了一大批跨区域、外向型的合作经济组织,其中一部分已成为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过得硬的先进典型。肇源县禽业协会不仅带动了肇源县肉鸡产业的发展,其基地已经延伸到肇州和吉林松原等地。肇州县兴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社员遍布肇州东部。大同区棚室产业协会的会员也分布到全市。2011年全省农村工作会议表彰了两家四星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之一的肇源县文国养殖专业合作社,由吉炳轩书记亲自为其授牌。今年7月,大庆市有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五、开发市场,形成了品牌效应。几年来,依托大庆市的农业资源优势、特色产品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一批合作经济组织“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品牌效应逐渐显现。肇源县福兴乡兴福合作社注册了“庆福牌”商标,成为沃尔玛和华润万家的果菜供应基地。大同区八井子棚室园区、旅游观光产业在全省有较高的知名度。肇州县兴和鸡蛋、老街基葵花籽等品牌产品,都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市绿色特色农产品产业协会打造的“万川奇”品牌,被评为“中国具有影响力合作社产品品牌”。
(责任编辑:高徽)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