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安丘全域全程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霜降前后,正是生姜丰收时节。在山东省安丘市石堆镇的安丘华仔食品公司蔬菜标准化基地内,石堆村的韩希才正在收获大姜。他高兴地告诉记者:“虽然现在大姜市场价才五六毛钱一斤,但俺这姜种之前就签了保护价收购合同,现在每斤1.35元卖给华仔食品公司,每亩纯挣4000多元。”
石堆镇党委书记李永刚告诉记者,石堆村的1000多亩土地,全部列入了市农业综合标准化基地,农业龙头企业通过“企业+标准化基地+农户”的形式,与农民签订了“弹性惠民合同”,市场价低于合同价时按合同价收购,高于合同价时按市场价收购。
农业综合标准化基地的建立,得益于安丘自今年开始的创建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工作。今年7月,国家标准委正式发文,确定安丘为创建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安丘以此为契机,将“源头无隐患,投入无违禁,管理无盲区,出口无障碍”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安丘模式”升级,推进全域全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安丘市委书记刘兴明介绍,国家标准委之所以确定安丘为创建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得益于安丘多年来坚持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取得的成绩。2007年6月,安丘率先在国内提出并实施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体系建设,探索建立了源头控制、全程监管的成功做法,被山东省政府和国家质检总局确定为“安丘模式”,并在全国推广。
去年9月1日,安丘参与起草的《初级农产品安全区域化管理体系要求》国家标准正式颁布实施。据介绍,这是安丘在严格实施已有国家和省市级标准的同时,参照美国、欧盟、日韩等进口国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以农产品符合国际市场准入标准为目标,科学编制的包括农产品源头种植、收获贮存、生产加工、包装运输、物流配送等各个环节的标准综合体,已制订了种养殖基地管理、收获储存、包装运输、生产加工标准等各类标准269项。
加快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建设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安丘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办公室主任李建芳介绍,安丘通过13家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采取“龙头企业+标准化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标准化基地+农户”等形式,对标准化基地实行“五统一”管理模式,实现了基地管理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目前已发展标准化种植基地90多万亩、养殖基地800多个,创建农产品安全生产示范园区34处,建成“三品一标”认证产品基地38.5万亩。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关键是管好“农药瓶子”和“化肥袋子”。安丘围绕农业化学投入品经营使用、龙头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及农产品检验检测、认证监管等农业综合标准化实施的关键环节,加大了标准化整体实施力度。
现在,在安丘,农资销售已基本实现了网上交易、连锁直销,确保了农资特别是农药兽药去向的可查询,可追溯。目前,安丘建成了市级农药电子交易市场1处、市级兽药配送中心1处,镇村级连锁直营店888处,形成了市、镇、村三级封闭式管理连锁直营网络。
安丘83个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则正在开展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AP)、良好作业规范(GM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在超市里,凡是安丘生产的农产品,只要拿着标签在触摸屏信息机上扫描一下,该产品的产地、生产者、各项指标数据、完全生产记录等,都会在屏幕上一一呈现,完全实现了质量安全可追溯。这得益于安丘自2010年起建立的信息监管平台,主要包括信息填报系统、信息查询系统、质量追溯系统。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对农产品生产进行“数字化”管理,为农产品建立“身份证”信息。除触摸屏外,消费者还可以利用电话、互联网等各种方式查询农产品的相关信息,实现了“知根溯源”。
在安丘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办公室,有一个“区域化管理在线监控中心”,能够实现对农产品加工重点企业、农资专营店和备案基地的生产活动进行全程在线监控,确保了农产品从农资、土壤到生产、加工各个环节全过程、无缝隙实时监控。
在这个办公室的对面,则是安丘投资2.3亿元正在建设的安丘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监管中心。“该中心总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集科研开发、监控指挥、质量检测、商务交易、产品展示和会议培训六大功能于一体,预计年底就能投入使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郭来君说。
(责任编辑:高徽)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