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合作时报网 >> 特色栏目>> 传媒时评>>正文内容

农资行业需关注农业的“结合部”

  过去有个名词叫“城乡结合部”,专指城市与乡村交叉结合的地区。现在城市不断扩张,城镇化建设使固有的乡村概念也迅速演变,结合部模糊了,这个词汇用得也就很少了。国庆前夕参加农业部“中化”杯玉米王挑战赛测产活动,在黑龙江四个县市走了一圈,在头脑中突然冒出了新的念头——农资产业已经走到了农业的“结合部”。觉得这是个实实在在需要农资企业关注,并且处理好、利用好的重要环节。

  “中化”杯玉米王挑战赛是农业部推进玉米“双增二百”(每亩增产200公斤、增收200元)的一项具体措施。有了比赛、奖励的激励,在东北地区参赛者都使出了浑身的劲儿,归纳起来大致分为四类力量:一是制度的力量。比如通过专业社组织土地流转使参赛地块实现集约化种植,降低了成本。二是土地以外的科技力量。比如机械化的大范围、大深度应用,地膜、滴管设施的应用,耕作技术、田间管理的改进等。三是农业投入品的力量。比如优良的种子、适配的肥料等,总结那些取得高产地区关键因素。第四个,也是画龙点睛的力量——人的力量。农业主管领导,农业技术推广、田间管理的科技人员,还有现代化、高素质的新型农民。这四个环节缺一不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总结粮食增产必须要“良种、良肥、良法”的三统一,现在看还需要加上“良人”——专业、敬业的农业从业人员。这四者共同发力,才能实现增产增收。

  这其中“良人”是农资发挥增产作用的最关键环节,他决定着农业各个环节能不能高效结合、能不能完美结合。从东北的实地采访看,地方领导重视的地区产量就好,农技人员全心投入的地块产量就高,观念新、素质高的农户就能争得“玉米王”。实际上,在我坐在办公室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农资企业的营销服务人员早已经深入田间地头围绕着这些环节在辛勤工作了。我之所以把这个环节提出来,是提醒农资企业这个环节的重要性,同时还有新的变化。

  不久前家里请了位新保姆。她说自己是刚从山西临汾老家收了玉米、种了冬小麦后来当保姆的。她家只有不到两亩地,虽然大人打工、孩子上学,但还是舍不得流转出去,说现在土地都增值了,想自己留着(看来她担忧土地流转后未来的所有权问题)。那地怎么种?全包给别人了。播种时请专业的公司耕地、起垄、下底肥,收割时再请专业的公司机械化收割。这些由农民中产生出来的“专业耕收队”无疑也属于“良人”的范畴,他们决定着“农业散户”的用肥品种和用肥量。在土地广袤的东北,记者走的四个地方土地流转比例也很低,在其他地区,像这样“惜地”的农户就更多了,如何和服务于他们的“结合部”衔接好,无疑是提高粮食产量、提升农资销量的重要领域。而这也正是农资企业可以大有作为的领域。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