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信的“服务进化论”
图为一位老人在福建省农村信用社、农商银行设立的小额支付便民点取养老金。
“服务‘三农’和中小企业,不能只说不做,或者多说少做,必须有具体的、丰富多样的举措,为老百姓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在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理事长鄢一忠看来,只有不断提升服务,才能“把客户的心拉得更近”。
通过设置农村小额支付便民点、推广“福农通”、电子银行等一系列措施,福建农信扩大了服务半径,由曾经的近距离服务“进化”为零距离服务,将惠民服务提升为“惠民又便民”。
规范服务礼仪,提升服务水平,创新服务产品与形式……近年来,农村金融机构正渐渐将更多的能量倾注于提升服务中,把服务作为核心内容纳入金融企业文化,成为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
“服务‘三农’和中小企业,不能只说不做,或者多说少做,必须有具体的、丰富多样的举措,为老百姓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在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理事长鄢一忠看来,只有不断提升服务,才能“把客户的心拉得更近”。
通过设置农村小额支付便民点、推广“福农通”、电子银行等一系列措施,福建农信扩大了服务半径,由曾经的近距离服务“进化”为零距离服务,将惠民服务提升为“惠民又便民”。
农村小额支付便民点的广覆盖,为农民提供了更加优质、便捷、实惠的金融服务,真正实现了“惠民又便民”。
全覆盖进行时
下午5点半,湿润的海风吹过,距福州50多公里的小渔村——下屿村仍然有些闷热。
听到厨房里老伴儿“油没有啦,快去买些回来,再买些茶!”的招呼声,正在看电视的郑大爷不太情愿地从摇椅上起了身。摸摸口袋,只有20多块现金了,郑大爷便来到街角的小额支付便民点,取出最近6个月的养老金,共330元。
“正看奥运比赛呢。”郑大爷一边输入密码,一边皱着眉头抱怨说。
但比起从前破费周折的取款经历,他又眉开眼笑起来,“以前取养老金都要到镇上的信用社网点,来回要半天的时间,还要花20多元的车费。现在方便多了,走路5分钟就到。”
取了钱,郑大爷赶忙往旁边的超市走去,“办完老伴交待的事,回去还能接着看比赛。”
小额支付便民点是福建省农村信用社、农商银行在城乡接合部、行政村、自然村等地点设立的便民服务点。采取委托商户代理业务模式和“人+机具”的服务模式,能够为周边持银行卡居民办理新农保、新农合、农村低保、农民工银行卡等小额支付、缴存社保金、查询、转账业务。
截至6月底,福建省农信社共设立了11000户小额支付便民点,在农村地区,很多像郑大爷一样的农户和居民享受到了足不出村的金融服务。
“以往,金融服务主要集中在城乡,村一级农民要取钱,近的坐车要十几分钟,个别边远山区的村民要跑一两个小时山路,才能取到钱,路途奔波,耗费时间、金钱,惠民政策多少被打了折扣,可谓‘惠民但不便民’。”福建省联社理事长鄢一忠说。
小额支付便民点的设立,使“惠民又便民”得以实现,这让鄢一忠颇感欣慰:“村民不用远走山路就可以轻松取钱、转账,在校学生及外出务工人员也是这一举措的主要受益者,经济发展软环境得以改善。”
为帮助商户和居民学会使用取款设备,福建省农信社还派出了不少“便民点指导员”。
“由于广大农户过去习惯于用存折存取款,我们专门派出客户经理到小额支付便民点,向他们介绍使用便民点金融服务的好处,手把手地教给他们使用方法。”连江县农村信用联社理事长潘秀忠介绍说。
便民点也受到了农村地区商户的欢迎——设立小额支付便民点,不仅提升了商户的客流人气,其营业额也随之升高。
“自从设立便民点后,许多村民都来我这里买东西,店里的营业额上升了30%。而且每个月农信社给我们商户300元的补贴。”长乐市一家设立了“小额支付便民点”的便利店店主吴先生说。
在福建省农信社的努力以及商户的支持下,截至6月底,小额支付便民点覆盖了75%以上行政村,累计办理各类交易350多万笔。目前,每个月到便民点领取养老金的村民达20余万人次,基本保证养老金直接发放到老年人手中。
小额支付便民点也因此入选由福建省委宣传部、省直机关工委等十个部门共同评选出的“打造优质软环境”十佳举措项目。
荣誉的获得让福建农信感到更多的是鞭策,他们的努力并未止步。福建省联社主任严正目前只给小额支付便民点的实施效果打80分,“因为还有25%行政村没覆盖”。
据严正介绍,福建省农信社将继续全面推广小额支付便民服务,承办新农保业务的农信社、农商银行所在地区,小额支付便民点行政村覆盖率力争达到100%。同时扩展功能,在监管部门许可情况下,增加公共缴费、脱机消费等服务功能,以实现所有行政村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
电子渠道正成为福建省农信社物理网点、机具的延伸,推动金融服务由从前的近距离变为零距离。
科技时代的服务变革
“只有把科技创新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我们的核心竞争力。”谈到提升服务科技含量的重要性时,鄢一忠如是说。
目前,电子渠道正成为福建省农信社物理网点、机具的延伸,推动金融服务由从前的近距离变为零距离。
8月9日下午3点,位于东南部最大的珠宝交易市场——福州市特艺城的“永和银”银饰店非常热闹。十多个来进货的客户让店内的导购有些忙不过来。
“我们店的纯银饰品销量比较好,只批发,不零售,客户来了都是刷卡。”店主何志鑫说。
说话间,有一位客户来付款。何志鑫从柜台里拿出一部类似POS机的机具,熟练地操作起来。不到一分钟,手机提示短信到了,货款已转至他的账户中。
“福州农商行的‘福农通’非常方便,实时到账,还免手续费。”何志鑫介绍说,之前用的是另一银行的POS机,手续费比较高,去年安装了农商行的自助机具后,每天的流水二三十万元都用它来结算。
“每卷纸能打印100笔业务,两三天就要换一卷。”何志鑫从抽屉里拿出一卷新的打印纸,麻利地装进了机具里。
何志鑫使用的“福农通”业务,是福建农信各行社依托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网络平台,通过固定电话网络,利用自助结算终端,为特约商户提供银联借记卡支付和实时结算服务的电子支付业务,主要用于消费交易和商户汇款。
据了解,福州农商行已实现“福农通”装机260台,今年前7个月交易总计10472笔,总金额1.47亿元。
福州农村商业银行董事长张永良认为,只有补上科技的“短板”,农村金融机构才能实现长足的发展,“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电子银行服务,是业务发展的必然。虽然目前带来的效益还不是很明显,但从长远来看意义非凡。”
以福州农商行为代表,在福建农信系统,轰轰烈烈的科技建设正在进行中。
今年上半年,福建省农信社启动科技建设项目75个,已经上线运行的有手机银行、代收代付、指纹认证、综合业务系统二期优化等16个项目,还有12个项目已进入测试环节。
截至6月底,全省农信社、农商银行ATM等自助机具布设量位居福建省银行业第二位,电子清算交易笔数和金额的新增数、环比数、本年累计数等6个指标位居全省银行业第一。
展望未来,鄢一忠信心十足:“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推广应用电子渠道,提升电子渠道业务替代率,力争今年年末电子交易占比达到60%。同时,加快业务系统优化升级,增强服务功能,丰富业务品种,全面提升竞争力。”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 下一篇:打造“三大工程”的安徽样板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