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经营网络让一个供销社走向复兴
谁能想到,十年前一个濒临倒闭的供销合作社,如今已成为年营销总额28亿元、利税总额1亿元的经济强社!曾经全部消亡的农村经营网点,又以崭新的经营方式遍地开花;曾经萎缩退出的传统行业,又以崭新的体制机制焕发出勃勃生机;曾经逐渐让人淡忘的供销合作社,又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这就是天津市宝坻区供销合作社十年磨砺、艰苦创业的丰硕成果,是他们浴火重生、化蛹为蝶的真实写照。这种令人惊叹的蜕变,靠的就是一张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的精心构建和强力打造!
“逼上梁山”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供销合作社大部分企业都经历过阵痛,而宝坻区供销合作社尤为严重。到上世纪90年代末,历史累积的陈疴旧账集中显现出来:业务经营基本停摆,大干大亏,小干小亏,70余家企业,大部分严重亏损,汇总亏损额达4.1亿元;组织体系基本涣散,33个基层社,不仅不能发挥基础阵地的服务职能,而且基本都成为出血口;人员债务包袱沉重,6000多名干部职工,大部分无事可做,只有少数人看摊守业,工资发不出,保险交不上,全区上访最多的就是供销合作社,全系统资不抵债,负债达高到6.3亿元;干部职工情绪低落,人心涣散,许多人已经对供销合作社的前途不抱任何希望。严酷的现实似乎预示着:曾经有过几十年辉煌的供销合作社,将要退出宝坻区农村商业流通的历史舞台。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时任领导班子在研究现状、统一思想中,果断采取了“破”、“立”两种举措:“破”就是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创新,盘活资产,退出困企,减员减债,精简机构,消化包袱,止住出血点。到2004年,累计化解债务5.4亿元,分流安置职工3746人,退出企业40个、基层社32个。“立”就是下定决心,破釜沉舟,寻求一种重生之路,抓住当时新型商业兴起的机遇,把有限的人财物力集中一点,发展现代化超市,推进日用消费品连锁网络建设,再造一个全新的供销合作社!
背水一战
然而,要以一种全新的经营方式,建设从未涉足的现代化超市,在无场地、无资金、无经验、无人才的多重困难下,谈何容易?在区社内部甚至出现一些质疑声,担忧能否建得起、立得住、活得长,害怕仅有的家当血本无归,害怕投入多亏损大的历史悲剧重演。在这种困难压力之下,他们没有退缩,没有动摇,而是横下一条心,选择了背水一战。一是确定目标。万事开头难,要想有所突破,必须选准着力点。为此,他们选择了以点突破,在与时代超市合作成功的基础上,决定先在宝坻中心城区建设一个示范性的大型超市,以此为平台,改变供销合作社传统落后的经营设施,树立全新的企业形象,带动新型连锁经营网络的构建。二是就地选才。当时,在区社系统没有一个人真正涉足过大型超市经营,外部招聘,请不起,也不放心。怎么办?他们选择了就地取材,在机关范围内公开竞聘超市的管理人员,凡是40岁以下机关干部均可报名,最终投票选出20人,组成了筹备超市建设的管理团队,团队的主要负责人李树民、杨景奎等都是机关纪检、人事的中层干部。三是争取支持。区社领导班子把在城区发展大型超市的设想,积极向区委区政府汇报,得到了大力支持,区政府专门拿出一块占地10956平米,经营面积7000平米的旧市场,划拨给供销合作社用于发展超市,及时解决了他们由于缺乏资金,无力购置场地设施的难题。四是借水行舟。虽然组织了一支建设超市的管理团队,但这些人都是超市经营管理的门外汉,连最基本的POS机都不懂。为尽快补课,加速建设进程,区社一方面与天津劝业场超市合作,借助其品牌和管理模式,确定企业名称取劝业场和宝坻区字头,为“劝宝超市”;另一方面,把全部队伍拉到劝业场超市,进行全方位一对一跟踪学习,吃泡面、挤陋屋、起早贪黑、刻苦学习,用一个月的时间,掌握了超市经营的基本知识和规律。五是改革创新。在打造劝宝超市过程中,他们完全采取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实行股份制经营,除区社占51%股本外,其余股本由63名干部职工分别持有,从区社领导到一般干部自愿投资入股,最高5万元,最低2万元。为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超市的土地和经营设施不计入股本,租赁给企业实行有偿使用。同时,他们对劝业场超市的经营管理模式,不是照抄照搬,而是结合当地特点和企业实际,进行本土化改良,创造出了具有自身特点的管理模式。2002年8月劝宝超市正式建成对外营业,一炮打响,在当地引起轰动,运行一年销售额就达到6000多万元,真正使宝坻区供销合作社实现了绝处逢生、风声再起!
扩疆拓土
第一个大型超市的成功开办,第一桶金的有效获取,使宝坻区供销合作社更加坚定了发展新型连锁超市的信心,他们把眼光和目标锁定在宝坻区的全覆盖、全连锁。特别是从2005年起,他们借助天津市政府实施“三进工程”和全国总社推进“新网工程”建设的有利时机,开始了大规模的扩疆拓土、编织网络。一是向乡村延伸。他们以劝宝超市为龙头,在建成功能较完备的配送中心基础上,对全区765个自然村,进行了逐个调研摸底,以加盟连锁的模式,采取统一标识、统一设计、统一配送、统一管理、统一价格、统一培训的方法,对农村经营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目前,农村加盟连锁店已达648个,连锁配送率达到70%,每个单体店都体现了劝宝超市在乡村市场的品牌形象。二是向社区挺进。他们借助宝坻城区规划建设的有利时机,确立了城乡并举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有社区就有劝宝”的发展目标,坚持自投资金购置商业设施,高标准建设自主经营管理的社区直营店。目前,劝宝超市直营店已达23家,基本覆盖了城区社区。三是向高层次迈进。为了迅速把网络龙头做大,2003年他们对劝宝超市实行了改造,经营面积由原来的7000平米扩建至1.5万平米,并建成功能较齐全的配送中心,形成了对连锁网点的辐射。2008年,他们又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仅用10个月的时间,投资1.3亿元,建成了占地30亩,总建筑面积4.8万平米的劝宝购物广场。形成了在宝坻区经营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功能最齐全、商品最丰富的大型购物中心,满足了消费者一站式购物需求,成为宝坻区标志性的商业建筑,极大地提升了供销合作社形象,“劝宝”品牌从此深入人心。四是向多功能拓展。他们坚持一网多用,在网络主要超市,实行购物、休闲、娱乐、餐饮、服务一体化,不仅经营品种达到两万余种,而且开展了网上购物、邮政代理、体育健身、代收代办等服务。特别是他们以网络为基础,争得了国家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资质,现已累计销售家电下乡产品10317台,回收旧家电8912台。通过扩疆拓土,劝宝超市逐步走向连锁化、规范化、规模化,资产总额由500万元扩张到18288万元,增长了35.6倍;总营业面积由7000平米发展到18万平米,增长了24.7倍;销售总额由6000万元增长到12亿元,增长了20倍;真正形成了以城区大型超市为龙头,以配送中心为枢纽,以乡镇村和社区网点为基础的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劝宝”品牌价值已经达到8000万元,劝宝超市连续四年跻身中国快速消费品连锁百强。宝坻区供销合作社也从此实现了华丽转身、精彩蜕变。
春光无限
在网络建设取得巨大成功的基础上,宝坻区供销合作社并没有停止发展的脚步,而是利用“劝宝”成功的模式和品牌的影响力,利用这条网络的有效资源,开拓了一片新的天地。一是利用网络带动传统业态的恢复发展。他们整合三进工程农业生产资料经营网点,由劝宝超市有限公司控股,组建了劝宝农资公司,建立了农资配送中心,使断档多年的农资经营,重新站稳了市场。仅两年多时间,已发展直营店3个,加盟店200多个,2011年销售化肥总量达到9000吨,销售额达到2400万元。二是利用网络带动了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打造。他们按照全新的体制机制,组建了劝宝农副产品经营公司,以网络为支撑,建立了农副产品配送中心,搭建起下联农民专业社、生产基地,上联超市网点、交易市场、机关院校团体,集收购、运输、检测、仓储、加工、配送于一体的鲜活农产品流通经营体系。目前,已与18个专业社、2000多个农户建立了稳定的购销渠道,设立了640个农产品销售专区专柜,创建农产品品牌14个,将水果、蔬菜、杂粮、禽蛋等近300个品种引入超市,2012年上半年销售农产品2126万元,同比增长了107%。三是利用网络带动了重点商品的扩销增量。2011年,宝坻区供销合作社烟草、食盐销售额分别达到76819万元、126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了22.95%、23.47%。四是利用网络带动了基层组织再造。他们把每个网络的节点,都作为新型基层组织的延伸,以网络来带动专业社、综合服务社和消费合作社的发展。目前,已领办、合办专业社22个,带动农民1800户;组建综合服务社36家;试办了农民消费合作社,会员已达到50000个。同时,他们通过网络建设带动了自有品牌的打造,目前已注册“劝宝”品牌的商品已有十九大类几百个品种,这些商品不仅在自己的网络内进行销售,而且经营触角已经延伸到天津市其它区县,乃至周边的河北省地区。宝坻区供销合作社通过网络建设不但提升了自身的经济实力,而且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促进了宝坻区现代商业经济的提升,为2960个城乡青年创造了就业岗位,并在一些重要时期,发挥了保障供应、稳定市场、平抑物价等重要作用,为消费者谋了利,为政府做了劲。
深刻启示
宝坻区供销合作社经过十年的打拼,能够起死回生走向复兴,靠的就是一条连锁网络的打造,靠的就是供销合作社人永不服输的精神,靠的就是务实创新、激流勇进的干劲。从这一现象中,我们得到了一些深刻的启示:
一是网络是发展根基。网络是一种资源,更是生存发展的基础。在当今市场条件下,谁拥有了现代化的经营网络,谁就掌握了商战竞争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宝坻区供销合作社在经营变革中,在生死博弈中,选择了网络这个杠杆来撬动整体的改革发展,无疑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他们抓住了这条生命线,就抓住了生存的根基,抓住了跃升的平台,抓住了竞争的资本,也抓住了参与新农村建设为三农服务的支点。实践证明,一条经营网络可以让一个供销合作社重新崛起,走向复兴!
二是发展必须瞻前。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隅,不虑长远者难以行天下。宝坻区供销合作社在打造连锁网络过程中,不是走一步看一步,干到哪,算到哪,而是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有超前的设计,有全局的摆布,有突出的重点。他们从建第一个店开始,就在设计全区的布局、农村的覆盖、社区的延伸,就在着力培育龙头,瞄准产业带动,就把眼光放在现代经营网络的重新构建上。这种超前的设计,这种整体的布局,是他们网络建设成功的基本前提。
三是上下同欲者胜。同欲者同求,同求者同力。宝坻区供销合作社在网络建设的起始阶段,是一种生死的博弈,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有信心坚定的,也有犹豫质疑的。在背水一战中,他们通过事业的感召,通过退路的斩断,通过体制机制的变革,通过领导的率先垂范,把大家的力凝聚起来,把大家的气鼓足起来,使大家能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同舟共济、众人捧柴的发展局面,这是他们网络建设成功的基本动力。
四是相马不如赛马。事业的成败关键在于人才,而人才能够脱颖而出,不仅需要有一双慧眼,更需要有好的机制和人才“刺囊”的平台。俗话说的好“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宝坻区供销合作社在建超市之前,大部分人对超市的认知是一片空白,既不懂经营,也不懂管理,但他们却干成了,而且干的很好,这些人从外行到内行的蜕变,就是因为有了一个很好的用人机制和施展平台,从而造就了一支专业化的经营管理团队,这是他们网络建设成功的关键。
五是借风能驶快船。好风凭借力,发展需助燃。特别是作为弱势群体的供销合作社,要想实现快速跃升,必须争得方方面面的支持,尤其是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宝坻区供销合作社在发展网络过程中,一方面是把自身的发展置于区域整体发展规划之中,与政府要求、与大局大势顺应合拍;另一方面是干出名堂,用成果来争得政府的支持。因此,他们无论是网络延伸和市场扩建,还是大卖场和配送中心建设,都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政策资金支持。形成了一种有作为就能得到支持,得到支持又能求得更大发展的良性循环。这是他们网络建设成功的重要助力。
六是形象需要打扮。在宝坻区,买东西找“劝宝”,已经成为广大消费者的共识,“劝宝”已经成为宝坻区商业的主流品牌,成为宝坻区供销合作社的代名词。而这种品牌影响力的形成,不是轻而易举得来的,而是靠先进的设施、规范的管理、诚信的经营、周到的服务和功能的全面,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宝坻区供销合作社主动培育品牌,呵护品牌,提升品牌,使“劝宝”品牌越唱越响,越扮越靓,成为了供销合作社的崭新形象。这是他们发展网络,提升企业文化的集中体现。
(责任编辑:高徽)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