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供销社年内新建5家平价店
为了在丰富市民菜篮子的同时减轻其经济负担,进一步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增加农民收入,自去年开始,惠城区供销社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田头交易市场建设平价商店,采取 “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让新鲜蔬菜从田间地头直销到百姓手中。据悉,惠城区供销社在去年完成3家平价商店建设的基础上,今年将再建5家新店。
市民反响
在平价商店买菜每月省100多元
日前的一天早上8时多,家住下角共建市场附近的邹瑞初走进惠州供销平价商店惠城下角店,进门时他看了看每日菜价的公示牌:土豆1.48元/斤,比市场平均价格低37.68%;大白菜1.28元/斤,比市场平均价格低34.36%……然后,他就开始细致地挑选几棵上海青。“比较来比较去还是平价商店里的菜实惠一点。这里菜种丰富,挑选也方便。最重要的还是新鲜,别看这些菜看上去比较干,但市场上的都洒了水,有可能是‘隔夜菜’,不放心。”邹瑞初说,他每个月在平价商店里买菜可以省100多元。
平价秘笈
“农超对接”降低采购成本
记者日前在汝湖镇仍图南新村1500亩蔬菜生产基地看到,农户们在培土、施肥、摘叶,好不忙碌。村民林群英告诉记者:“我家有7亩地,4亩出租给生产基地,每亩每年收租600元,另外3亩自己种。农闲的时候就过来打工,每月收入1800元。这样比自己种收入高多了。”
“通过采取 ‘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民种植蔬菜,充分利用我社投资兴建的惠城区仍图供销南新田头交易市场,就可以帮助当地农民解决农副产品销售问题。”惠城区供销社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当天晌午时分,记者来到惠城区仍图供销南新田头交易市场时,农户们正把刚从地里采摘的蒜苗过秤登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保证蔬菜质量,他们的摘菜时间也是“两班倒”,上午摘的下午送出去;如果是上午要运菜,他们通常是头天晚上就做好摘菜、过秤、装筐等前期工作。“每天凌晨3时30分就有3辆配送车从仍图出来,将刚采摘的蔬菜送到市区的平价商店。”
“平价商店蔬菜‘平价’,主要是因为我们直接与仍新蔬菜专业合作社及我社下属23家专业合作社签订产销合同,实现‘农超对接’,减少中间环节,有效降低采购成本。”该负责人认为,采用这种直销方式,直接从下属专业合作社的蔬菜生产基地拉来新鲜农副产品可以保证平价商店的货源质量,让“活水有源头”。在农残检测方面,该负责人介绍,生产基地每周都会将蔬菜样本送到区菜工办检测,以保证蔬菜等农副产品的安全。
平价商店建设
今年成立惠城区供销农副产品配送中心
“今年,我们将新建5家平价商店。”据该负责人介绍,按照精心规划、合理布局、逐步建设、方便群众的原则,今年惠城区供销社将在桥东上板塘市场、下角亚婆田解困房小区、东湖花园五号小区、演达路阳光御园小区和荷兰水乡小区开设5家平价商店。今年新设的平价商店主要经营蔬菜、肉类、禽蛋等农副产品,内设农药检测室、冰柜等设备,保障食品新鲜和安全。
为保证平价商店农副产品的供应,除了继续做强做大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外,惠城区供销社今年还要成立惠城区供销农副产品配送中心。在仍新蔬菜专业合作社蔬菜基地新建100亩蔬菜大棚;新建一个500立方米的蔬菜储存冷库;进一步扩大惠城区仍图供销南新田头交易市场规模,实现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为平价商店建设提供充足的货源。
(责任编辑:谭思嘉)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