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供销合作社多举措助推“农资打假下乡”

  春耕购销高峰期,为保证农民用上放心农资。3月6日上午,以“放心农资下乡,保障春耕生产”为主题的2012年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崇州市元通镇举行,这标志着四川省一年一度的打假护农行动再次全面展开。四川省农业厅、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省供销合作社等的相关领导出席了本次启动仪式。

  四川省农业厅副巡视员牟武俊在启动仪式上重点宣传了中央支农惠农政策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引导开展送优质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指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农资,普及农资识假辩假常识,提高农民群众质量意识和维权能力。同时,他对全省各级农业部门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高度重视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二是要及时开展农资打假春季整治专项行动,开展农资市场巡查、经营主体检查、门市排查、茶品抽查等活动;三是积极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不断扩大放心农资的覆盖面。

  四川省供销合作社综合业务处相关领导表示,为了推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全省供销合作社正在实施“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以发展农资连锁经营方式为重点,加快建设乡镇、村农资放心店。在经营管理上,依托龙头企业,实行“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服务”,实现连锁化经营、规范化管理,有效杜绝假冒伪劣农资进入供销合作社流通网络。同时,供销合作社依托农资放心店,建立了庄稼医院,开展农资科技服务,帮助农民科学施肥、用药。

  成都市农业执法支队支队长王有泉介绍,本次春季整治行动将重点监管种子、农药、肥料、兽药及饲料,并将对有过违法行为的商家进行重点监控。“买农资产品一定要到庄稼医院或是农资放心店购买。”王有泉说,他们将会对农资市场上的店铺进行监查,凡是经检查没有问题的店铺都会贴上“放心店”的标识。他提醒广大群众,购买农资产品时一定要查看商家有无经营许可证,购买产品后索要票据,一旦发现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可向成都市农业执法支队举报(电话:12316 028-85060540),以下三种情况一经查实将追究经销商的刑事责任:农资经销商销售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农药;销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造成农民经济损失两万元以上;假冒伪劣农资货值15万元及以上。

  据悉,2011年,在工商、质检、供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省农业系统共查处农资案件2300多起,查获假劣农资24万多公斤,货值金额达320余万元,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2500万元以上,有效打击了制售“假种子、假农药、假肥料”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高徽)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