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熟市社采取“三项挂钩”推进“农超对接”
江苏省常熟市供销合作社依托系统内大型连锁超市,采取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和菜篮子工程挂钩以及“村企挂钩”的形式推进农超对接,取得了较好成效。2011年,原常熟市供销合作社供配货中心改制而成的新合作常客隆超市,通过实施农超对接,实现年销售25亿元,增长30%,其中销售鲜活农产品占年销售的60%。其主要做法:
一是采取与农产品生产基地挂钩的的形式推进农超对接。常熟市供销合作社首先通过引领建办的2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了50个农产品生产基地,同时将设施较为完备的19家新合作常客隆超市的农村大卖场作为农超对接的试点,将大米、水果、蔬菜、肉品、禽类等生鲜食品引进超市,摆上货架,为农副产品进入连锁超市网络扩大销售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2010年,19家大卖场销售生鲜农副产品8000多吨。为确保蔬菜质量、品种、价格优势,新合作常客隆超市与本市蔬菜基地的300多户农户签订了产销合同,农户根据超市的要求进行种植,超市直接从基地收购、加工,新鲜价廉物美的果蔬商品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与此同时,新合作常客隆超市利用自身品牌优势,对部分商品实行定牌生产,并引导农民对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精加工,实现加工增值。目前以“新合作常客隆”为商标的茶叶、干鲜果品、大米等百余种农副产品,凭借价格、质量等优势,深受消费者欢迎,龙星牌猪肉、曹家桥牌蔬菜、田娘牌大米、王庄西瓜、常熟八珍、阳澄湖大闸蟹等农产品已成为新合作常客隆超市常年旺销产品。
二是采取与菜篮子工程挂钩的形式推进农超对接。常熟市供销合作社抓住董浜农业产业示范园扩建的契机,支持新合作常客隆超市与“菜园子”合作共建菜篮子工程,2010年完成了500套大棚的搭建,其中110套大棚主要种植有机、无公害网栽叶菜,将黄瓜、青菜、紫山芋、韭菜、冬瓜等新鲜无公害蔬菜引进新合作常客隆超市。同时通过交易平台和示范基地的建设,吸引了本地机关、企业、学校等集团客户直接进大棚、看产品、谈价格、签合同,减少了传统批发环节,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农产品新鲜度和消费安全。目前新合作常客隆超市已和本市大部分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签订了购销合同,并实行统一配送,实现了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和农企对接的共赢。
三是采取“村企挂钩”的形式推进农超对接。常熟市供销合作社在常熟市委、市政府的关心与支持下,以强村富民为工作目标,运用现代大生产原理与现代营销手段,支持新合作常客隆超市与董浜镇里睦村实行“村企挂钩”,为农超对接搭建了新的平台,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加快新合作常客隆超市与里睦村资源整合,常熟市社引领里睦村农户组建了董浜镇里睦蔬菜专业合作社,并按照自愿联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服务、民主管理的原则,组建了跨地区合作经济组织--江苏董浜蔬菜专业合作联社。2010年8月,常熟市社携2家骨干企业与董浜镇东盾村、里睦村挂钩共建的常熟市曹家桥农副产品交易中心正式成立并举行了开工仪式。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总投资3500万元,年加工配送农副产品可达20亿元以上,受益农户2万多户,涉及种养面积50000多亩,直接和间接转移农村劳动力1万人。2011年 7月28日,一期工程全面峻工,启动了农副产品收购、加工,向常熟市内外各超市、商场及企事业单位配送,并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开展外购外销,月均配送额达到300多万元。
(责任编辑:谭思嘉)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