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下乡”尚存问题亟待破解
实施家电下乡,是一项让农民得实惠、政府得民心、企业得发展的民生工程。但此项惠农政策自2009年实施以来,尚存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补贴程序繁琐。农民申报补贴要备齐户口本、身份证、涉农补贴存折、销售发票、补贴类家电产品标识卡,到乡镇财政部门申报,少一份凭证或输错一个字,都无法办理补贴手续。部分农民反映,在购买家电下乡产品时,有时因销售商没有销货发票,只好下次再来开具。由于农村地域广阔,许多农户的居住地距乡镇财政所较远,如果忘记携带其中的证件之一,就会因手续不全,多跑一趟路,由此往返所需车费和误工费能否抵得上补贴款,还是个未知数,有的农户遂取消了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的计划。
二是补贴范围不宽。2009年家电下乡补贴范围仅限于农民,从2010年1月1日起,把国有农场、林场职工纳入家电下乡政策实施范围,但未将城镇低保对象纳入补贴范围。据了解,目前城镇中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下岗未就业及长期失业人员等低保对象,其生活水准及商品购买力甚至低于普通农民,消费水平亟待提高,却不能享受“家电下乡”补贴政策。
三是管理存在漏洞。部分非农业户口的居民,借用农村户籍亲朋好友的有效证件,购买家电下乡产品后要求申领补贴,财政部门往往真假难辨。
四是信息录入滞后。少数销售商对农民购买的家电下乡产品,未能及时上网录入,导致一些农民到财政所办理补贴手续时,通过家电下乡补贴管理系统查不到销售记录,难于办理补贴手续,农民对此颇有微词。
五是系统有待升级。家电下乡补贴系统运行速度较慢,上网高峰期甚至无法登录,影响兑付进度。补贴备案时,标识卡号和编号位数较长,字体偏小,容易出错。操作人员在补贴备案核查时,因产品销售信息不全,误点退回处理后,无法再对该笔业务进行重新操作;销售网点在录入资料时,若误点“产品退回”,致使该标识卡无法使用,难以办理兑付手续。
六是产品维修较难。售后服务是当前家电下乡较为薄弱的环节。目前家电维修服务网点大多设在县级以上城市,乡镇售后服务网点少、技术力量薄弱,检测设备不全,维修配件匮乏,加之农村地域广阔,农户居住分散,农民购买家电下乡产品若出现故障,只能选择到县城维修,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维修成本较高,影响了农民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的积极性。
基于家电下乡工作存在的上述问题,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措施,推进家电下乡工作又好又快开展。
(责任编辑:张晓远)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上半年云南家电下乡销售金额大幅增长
- 下一篇:合肥农产品运输储存成本增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