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合作时报网 >> 企业寻踪>>正文内容

走筠连:寻根川红故里 重振川红雄风

   “川红工夫”发展座谈暨品鉴活动,是“川红工夫•相约金秋——中国•宜宾2011大型推广系列活动”的三大重要活动之一。活动于9月9日下午举行,上世纪50年代-80年代参与“川红工夫”生产的专家、老茶人和外贸工作者,以及宜宾市、筠连县新老领导出席了活动。专家、老茶人对“川红工夫”感情至深寄予厚望,出谋划策语重心长令人感动。活动后,记者采访了有关与会领导和专家,让我们共同听一听他们的感受和对川红发展的建议。

  陆振华:未来五年 每年一千万元扶持茶产业发展

  宜宾市委副书记

  记者:宜宾市委是怎样扶持茶产业发展的?

  陆振华:宜宾不仅有绿茶,还有红茶,还有边茶、沱茶、苦丁茶,茶叶品类比较齐全。茶叶在宜宾作为农业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是农业的一个产业航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不仅从整个发展的趋势上做了专门的规划,而且作为十二五规划产业发展重点,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在产业发展上,首先,政府决定每年投资1000万元来扶持茶产业;第二,为了把宜宾茶叶品牌打出去,我们连续四年我们举办了早茶节,获得了早茶原产地的地理标志等等。至于红茶,它是宜宾早茶中的一个品种,发展基础比较好,后劲强。跟五粮液一样,川红工夫曾经荣获巴拿马国际金奖。醒世茶业等企业承办的一个“寻根溯本源·川红故里行”活动,我认为对当前发展红茶产业具有现实意义。

  具体到宜宾市委、市政府对茶叶发展,特别是红茶的发展有什么扶持?第一,出台文件。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了茶产业发展的工作方案,而且把品牌打造、市场营销、茶叶加工,茶叶基地建设等落实到了每一个产茶县及产茶企业。第二,建立早茶节的平台。上半年推的是早春茶,下半年打造的是川红功夫为代表的川红茶。同时,我们也结合现代网络手段,实现了在网上购茶,以推广川红。第三,保障质量。这是最关键最重要的,也是最必须的。因为食品安全、喝茶保健是老百姓非常关心的事情。红茶是温性的,养胃的,是保健饮品。为保证红茶质量,我们建立了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目前我们有3个企业实现了茶叶网上质量追溯,到11月就会有14个企业落实这个体系,消费者可以通过网店和指定网站查询我们的茶叶质量管理情况。第四,整合资源。现在宜宾的茶叶企业很多,我们主张集中优势,抱团发展,联合作战,来占领市场。第五,资金扶持。为了大力发展茶产业,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帮助山区老百姓尽快增收致富,从今年开始到2015年,市委市政府每年财政预算1000万元来支持茶产业发展。根据各产茶区县的需求,从基地到企业到销售做相应的匹配,来加快茶产业的发展。

  记者:政府的引导怎么与茶企有机结合,大力发展川红功夫的意义在哪里?

  陆振华:下一步扶持茶产业的事情,我认为要符合市场的经济规律,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上尊重市场规律发展,首先要发挥调动企业的作用、茶农的主体作用。第二作为政府主导,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必要的手段。

  政府如何引导呢?一是把川红纳入早茶中,但单独申报地理标志保护;二是今年这个“寻根溯本源?川红故里行”活动是关于川红宣传的第一次,今后每年中秋前都要举办这样的活动,让人们更深入了解川红。三是最主要也是最实质的东西,就是要加强科技支撑,在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方面再下一些功夫。通过科技的扶持、技术的培养和制作工艺的改进,让川红工夫的质量得到保证,产品在市场恢复中不断创新,企业在创新中迅速壮大。四是按照茶叶的生产和消费的一些自有规律,加强川红的环境氛围和文化价值的挖掘,造些声势,使传统的茶叶和现代的需求紧密结合,让时代要素和现代生活结合起来。通过诸多努力,让川红工夫更好地走向市场走向世界。


 

  周宇:打造品牌是重中之重

  宜宾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记者:您认为“川红工夫”的发展优势在哪里?

  周宇:正值中秋佳节,我们有幸请到老领导、老专家、老茶人在品鉴川红的时候为川红的发展出高招,大家提出的观点和思路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心。我们宜宾有比较好的自然资源,是做好茶的地方;我们还有比较好的种茶历史,有绿茶红茶,更多的是红茶。红茶在上世纪50年代就是金牌产品,只不过因历史上各种原因出现了一段低谷。现在要恢复我们在市场的应有位置,虽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我们有好的自然条件,有原来的基础,加上我们现在各界的高度重视,我们应该有理由有信心把红茶产业做好。

  记者:究竟如何做好川红产业,市政府的具体思路是怎样的?

  周宇:十二五规划中,我们提出,根据我们的自然条件、现状和市场情况,我们宜宾的茶产业要有一个大发展。我们的茶叶品牌,要让外界就像了解宜宾的五粮液一样了解宜宾的茶叶。要让大家知道,除了五粮液外我们还有一张名片,就是我们的宜宾茶,包括红茶和绿茶。按照这个思路,这几年来,宜宾市委市政府和所属各区县都做了些工作,宜宾茶产业得到了本地老领导老专家的支持和帮助,也得到了来自北京和全国各地的支持。下一步,在大的方向上和具体操作上还需请专家给我们支招。

  记者:下一步怎样打造品牌?

  周宇:现在政府有两件事必须要做,而且要花力气去做。一就是基础,即基地。要把企业引入农户,共同做好基地。二是末端,即品牌。在市场营销上,把品牌打出去。中间的加工环节,更多地让企业去做。政府要做的最大的事,就是把各方的资源整合起来,最终把我们的产业优势发挥出来。包括今天这个活动,虽然是茶业协会主办,醒世茶业承办,但我们觉得政府是有责任的,要把品牌的整合和资源的整合与企业结合起来。品牌的打造、市场的营销,还需要我们的政府、企业、社会各界共同配合。我们共同努力,目标才能定得高一些,我们的川红才能更好地占领市场、走出国门。


 

  王萍:追本溯源  推动筠连红茶发展

  筠连县人民政府县长

  记者:这次寻根溯本源·川红故里行,我们得知筠连是黄金白露茶的产地,看到了筠连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您能详细介绍一下筠连的茶业情况吗?

  王萍:筠连县地处乌蒙山余脉,位于川滇结合部, 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生态环境优美,为茶叶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地理条件。筠连作为“川红工夫”——黄金白露茶的原产地,通过近年来的不懈发展,茶产业正在中国茶市场中异军突起。

  筠连种植茶叶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种茶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筠连的茶叶种植和茶叶贸易在唐朝时期就较为繁荣。民国二十五年,筠连创纪录地达到7000担,是川南各县之冠!新中国成立之后,筠连茶叶有了更加长足的发展。筠连生产的功夫红茶出口英国、波兰、前苏联、原西德等国,出口高达4万担。筠连也因此被赞誉为“川红的故乡”。

  2010年1月,“筠连红茶”证明商标成功注册。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筠连茶叶产业发展的期间,宜宾醒世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原筠连茶厂的传承者,承接了筠连茶厂40年的历史,以发扬光大为己任,再次引领了筠连红茶的发展。以黄金白露为代表的川红工夫茶,重现50年前敬献毛主席的红色记忆,又以2009年到2010年三次蝉联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的殊荣,正在谱写筠连红茶发展的辉煌。筠连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茶叶的发展,并把茶产业作为筠连农业经济重要支柱来抓。2010年茶园面积达到12.75万亩,产量达10.6万担,实现产值3亿元。茶叶产业已经成为筠连县特色效益农业产业的重要支柱,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记者:请您谈谈这次活动的意义,对筠连的茶产业发展有什么作用吗?

  王萍:悠久的茶文化需要传承,知名的茶品牌需要培育。宜宾作为川红工夫的原产地,是川红工夫的故乡。醒世茶业精心筹备这次活动,旨在挖掘整理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川红工夫产业;通过关心支持帮助川红工夫发展的老专家老茶人回顾历史,收集资料,追溯川红工夫的历史本源;旨在通过国内知名的茶叶专家学者言传身教,建言献策,加强品牌的打造,进一步推动筠连茶产业的快发展、大发展。我们坚信,本次活动一定会成为与会茶界朋友相互交流的最佳平台。通过这次活动,对川红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对筠连红茶的发展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这一定会成为促进筠连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千载良机。


  刘启贵:筠连是我的第二故乡

  原上海茶叶进出口公司红茶生产科科长、

  上海市茶叶学会原秘书长

  这次活动陈蓉做了件好事,她把曾经为筠连茶业做过贡献的老茶人、老专家都请过来,借中秋佳节团聚共商筠连红茶的发展。我从上海来,很高兴跟筠连的10多位老茶人朋友坐在一起。我们上海人有这么一句话,凡是为茶业做过贡献的人,我们不要忘记他;看到醒世公司老总陈蓉也是这样想这样做的,我非常高兴,因为我们有共同的认识,我想大家也一定赞成这样做,我们茶人对茶叶事业忠心耿耿,只想振兴中国的茶叶事业,把茶业做好,没有其他的要求,一心宣传好茶叶,爱国、奉献、团结、创新。

  我对筠连很有感情,我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搞红茶出口,产品主要来自宜宾,没有宜宾的支持,我们上海出口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过去来宜宾,就跑两个地方,最早跑宜宾茶厂,后来筠连茶厂起来了,就跑筠连。今天活动的承办单位醒世茶业就是过去的筠连茶厂。筠连老茶人很有创新精神,1959年就制茶献给毛主席,而且筠连的茶叶一直比较注重质量。从某种意义上说,筠连是我的第二故乡。我今天对筠连的老茶人说,我也是老筠连啊!

  我对红茶特有感情,红茶兴旺我高兴,红茶衰落我伤心。福建元泰茶业魏文生帮助川红工夫发展起来,是对红茶有贡献的人,醒世茶业陈总在红茶发展上也是有贡献的人,她在早几年就打出了“日出东方筠连红”的口号,现在筠连红在全国都有印象了。现在全国都掀起了红茶风暴,这对我搞红茶的人听了非常高兴。

  我个人认为一定要发展红茶。工夫红茶是中国独有的,是我们的骄傲。我建议川红工夫应该大力拓展上海市场,黄金白露有那么好的品质,有那么好的故事,还要那么好的人文在里头,加上茶艺小姐的表演,又把它的价值提升了,一定要精心进行宣传。我觉得筠连红很有希望,希望你们做大做强来推动川红工夫发展。


 

  刘以煌:宜宾的牌子不能丢

  四川省茶叶学会秘书长

  我30年前到过八一茶山拍新闻片,那是川红工夫最兴旺发达的时候。这次我去了以后,有了很大的反思,我们西南区茶叶公司是1950年开始在宜宾发展红茶,当时苏联要工夫红茶,做贡献的是宜宾。这个川红工夫茶,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分七级,最好销的是三级,样都是国定制的。当时发展红碎茶,办一个红碎茶厂给二万元。当时我们引进了云南大叶种。宜宾的长宁发展了很多大叶种。我们的茶叶销售,由总公司安排。当时红茶有两个牌子,一个是“宫殿牌”,一个是“节日之夜”牌。1990年绿茶一兴起,红改绿,三分天下。不管变去变来,宜宾的红茶是主要的。我希望大家重视宜宾的红茶。东南西北都在搞,宜宾的牌子不能丢。现在很多其他红茶都在四川找基地,我们希望把川红工夫的牌子做大。


  陈蓉:群策群力 推动宜宾茶产业发展

  宜宾醒世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在各位领导、专家、老茶人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我们举行了这个“川红工夫、相约金秋”2011大型系列推广活动,回顾了川红工夫茶的辉煌历史,特别是1959年我们筠连老茶人研制黄金白露,送给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光荣历程,更加激发了我们做大做强川红茶产业的信心和决心。连日来,千里迢迢,来自全国各地的领导、专家和新闻媒体的同志们一起参观了茶园,考察了企业,鉴赏了产品,献计献策,为我们川红茶产业的推广发展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们一定认真学习,消化吸收,把这些宝贵的建议落实到工作中,落实到产品上,把这次活动的成果,转化为川红工夫发展的新的起点,为推动宜宾茶产业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陈书谦:寻根川红故里,倍感茶人情深

  雅安茶叶协会副会长

  数十位来自四面八方且多是七八十岁的老茶人欢聚一堂,深情回顾川红悠久的发展历程,积极建言献策川红工夫的未来与创新,不能不说是宜宾企业家的远见卓识,茶人情深。上海老茶人讲当年川红工夫的出口,杭州、福建老茶人讲当前“黄金白露”的高端品质,筠连老茶人讲基地的过去和现在,川农老教授讲历史文化与产品创新,省茶科所新、老所长讲产业发展和品种选育,宜宾老领导满含深情回顾与展望,还有当年为毛主席采制“黄金白露”的老茶农、老厂长,更满腔热情,如数家珍……这次川红故里行系列活动,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中国茶的魅力,耳闻目睹了为之倾注了毕生心血的老茶人们的心路历程,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需要后来人认真的总结、传承,需要企业家们努力的宏扬发展,值得我们茶行业的同仁们付出更多更大的努力!


  张世民:

  重展当年雄风 开创新的辉煌

  四川省农业厅经作处原处长、四川省特产协会会长

  来自全国这么多不同方面的茶人,共聚筠连,回顾、畅谈、展望川红工夫的发展,如果说,今天晚上的话题是回顾,念旧,我要说,筠连是我很熟悉的地方,我对筠连也充满感情,像今天这样的聚会,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80年代,每年都要举办2次,今天的川红故里行,又把我带回了过去,客观地说,过去我们川红的重大活动都在筠连,或者说在宜宾,我们筠连是重点县,是有影响的地方。当时联办茶厂搞得红红活活,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地出地。联办茶厂的飞跃发展,给四川带来了飞跃发展,当时联办茶厂的产量和面积占全省产量和面积的90%以上,可以说,没有当时联办茶厂的发展就没有当时乃至后来,甚至今天川红的5000吨、5万吨的规模,今天我们参观的八一茶厂就是当时的联办茶厂。

  川红发展到今天,变化很大,影响很大。像醒世公司,我前些年来时,看到陈蓉的情况还是很艰难的。这次来看到变化很大,做得很成功,做得很出色,我看到他们的小姑娘小伙子做得很到位,醒世发展到今天很不容易!

  我建议,川茶发展历程从一片粗到一片红又到一片绿,在那个历史阶段,都是一片大好,现在又出现了万绿丛中一片红,川红又开始发展了。此时,我想,要借鉴过去的经验,不要一下子说红都红,说绿都绿,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川红工夫是我们的老牌子,有过去的基础,有条件,有人才。如果说川红工夫过去有过辉煌,我建议你们重整当年雄风,开创新的辉煌。

  这次活动目的就是不要忘记过去,珍惜过去,把握现在。我们要把川红工夫重塑新标杆,高起点地发展。我们川红已经耽误了20年的时间,如何迎头赶上,必须高起点,站在新的高度。


  郑金贵:我与川红一同成长

  原宜宾地区农业局茶叶站站长

  我从16岁开始学茶,一直做到78岁,这是我一个终身的事业,我很热爱它。要说川红工夫,我就是和它一起成长的。

  现在川红工夫已经是个品牌了,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把这款茶发扬光大。我觉得红茶在中国的市场正在恢复当中。大概在四、五年前,我就发现国际国内茶叶市场红茶的变化,觉得红茶机会来了,陆续做了些汇报宣传。醒世茶业也看准了这个形势,而且步子走得很快。短短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他们不仅在北京设立了旗舰店,还去全国参加各种各样的展会,“黄金白露”一年就拿了三个国际金奖。

  传承和发展川红工夫是我的心愿。中国茶叶公司1952年8月正式确定宜宾地区的筠连等县为川红工夫茶生产区。1954年和1956年,为加强与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联系,换取外汇,国家在宜宾地区分别建立了宜宾茶厂和筠连茶厂两个川红工夫专业生产企业。到了上世纪70年代,中央非常重视川红工夫的生产,外贸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在宜宾建了四个红茶基地县。上海刘启贵科长经常到筠连,对川红工夫情有独钟。1985年,川红工夫第一次跃出国门获得葡萄牙里斯本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那沉甸甸的国际金牌啊,真的是我们川红工夫最大的骄傲,也是我们宜宾茶人的骄傲。我作为一个老茶人,能够见到川红工夫的传承,非常高兴。我恳切希望,各级领导加强对川红工夫的引导,加快工夫红茶的发展,让工夫红茶走出国门,红遍中国。


 

  李家光:宜宾茶文化悠久

  四川农大教授、茶史专家

  宜宾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历史上最早饮茶的就是巴蜀地区。据专家考证,黄山大茶树有600年的历史,而实际远远不止。宜宾是长江第一城,长江文化是水域文化,水域文化就诞生茶文化。所以宜宾茶文化的历史是相当深厚的。

  茶叶在四川来讲,从宋代以后,因为战争的关系,用茶叶到外面跟少数民族换马,用来打仗,茶马古道就是这样来的,从此喝茶在四川就开始兴起。四川的红茶,起源应该是比较早的,根据我的研究,川红工夫的历史不止60年。1936年日本侵略中国后,一些文化精英从江南到达重庆、宜宾,其中一部分人到了云南,宜宾的茶也随之流入到了云南,它就是红茶。所以我觉得宜宾红茶的传承还可以往上追寻。我建议,把川红的历史清理一下,首先抓住抗日战争中那批精英到了四川的历史,第二个就是把长江的源头这个文章做好。因为水域文化四通八达,它可以交流,可以提高,我们宜宾就在这个水的故乡,这个地方的古文化茶文化都很丰富,所以我们要把这个工作做好。

  川红工夫中的黄金白露,这个产品很好,从外表上看,全身金灿灿的金毫一片,它的汤色很好,香气也很好,在工夫红茶中,这样的品质不多见。这是茶人对川红的开发,是对红茶的贡献。我二、三十年以前曾经来过这个地方,这次来感觉这个地方人的变化很大,茶的变化也很大。原来茶业的规模没有这么大,而且茶叶的品质也没有这么好。我们现在喝的这个黄金白露,不仅有饮料的价值,也有保健的价值,而且还有欣赏的价值。打开一看,功夫红茶,遍身金毛,穿的金甲,原来的功夫茶就不讲究这一套,不讲究外形。我问醒世茶业的泡茶师这个毛是哪里来的,她说这跟品种有关系,这就是一个强势。第二个强势就是跟环境有关系,我们现在叫做生态。生态环境是多方面的,比如气候、土壤、水质。这次川红寻根活动开了个好头,能够结合茶叶品牌。我们原来对黄金白露接触的很少,现在就知道了它不错和不错的原因。


  王云:三方互动共推川红发展

  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茶叶研究所所长

  四川是全国的产茶大省。省委、省政府把茶产业列入四大优势产业,在茶产业方面准备打造四个区域品牌,其中就有宜宾早茶。

  我们这个川红工夫,是全国三大工夫红茶之一。这个品牌,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1984年之后红改绿,以生产名优茶为主。现在我们宜宾市政府认识到了红茶的重要性和地位,要重振红茶雄风,今天我们在这开研讨会,对我们川红功夫的今后发展是件好事情。

  我在此提几点建议,首先是三方互动,共同推动川红的发展。三方即政府、企业以及协会学会和各种行业组织。政府是主导力量,对我们企业的推动、产品的发展,政府重视就有了希望。川红工夫这个品牌的打造,首先需要政府扶持,这个事情宜宾政府做得比较好,这两天的活动充分体现了政府的重视。然后就是我们的企业,这是关键,也是我们的主体力量,企业一定要抓住机会推动川红工夫的品牌运作。最后就是在座的各位专家,协会学会的组织者,对我们川红工夫品牌的运作要提供技术帮助,帮助我们宣传推荐。这三方必须互动,才有利于我们川红工夫的打造,这是长期的持续的工作。

  第二,加强宣传推介,打响川红工夫品牌。这方面我们要学习安溪铁观音、湖南的黑茶等地对茶叶品牌的打造。川红工夫对人体的保健功能、它附加的文化价值等等,都是我们推介的内容。我们川红工夫基础很好,在这个基础上能不能把川红工夫的品牌上升到宜宾市政府行为,上升到四川省行为?作为区域品牌,作为一个产业的品牌来抓就更好了。关键是把品牌做起来,把市场带动起来。

  第三,概念创新,做好产品建设。把产品做好,科技很重要,这包括人才培训、新成果新技术应用和新产品开发,把川红工夫的规划好,要靠科技支撑来推动品牌的发展。现在全国一片红,能不能把我们宜宾的特色做出来,有别于其他红茶?我们的特色特点与外省不同,这就是最大的竞争力。

 

 


  季尧信:要加强川红工夫的商业化运作

  国家级营销策划师

  说到铁观音,就会想到安溪,说到红茶,就是川红工夫。我这两天都在喝醒世茶业公司的“黄金白露”,我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个茶。

  一个茶叶品牌的对外宣传要集中,对于品牌的培育,我建议,要走市场化运作道路。要抓紧对它的品牌的宣传、文化的挖掘、健康意义的宣传,但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川红工夫的商业化运作。川红工夫是我们四川的瑰宝,是宜宾的瑰宝,要加强商业化运作,加强策划营销,对品牌加强深度的培育,希望地方政府和茶业协会加强产品的商业化运作与引导。


 

  杜晓:川红的兴盛、恢复和创新

  四川农大教授、博导,茶学学科带头人

  我年轻的时候到过醒世茶业公司的前身——筠连茶厂,那时它很现代化,规模非常大,它的生产线是立体化的车间,全部都是输送带,流水线作业。鲜叶从顶上进去,下面出茶,做的是川红功夫茶。

  现在我们怎么面对市场,恢复这个产品?醒世茶业做到了!“黄金白露”是川红工夫的极品,它是对川红功夫的继承和创新。它的继承创新首先是原料的精细化,全部选用芽头;其次是资源利用,采用不同的茶树品种,发挥它的优势,让口感更丰富;第三个是多种工艺结合,科学控制揉捻程度、发酵程度、烘焙程度。所以它这个继承创新是面向市场的特色川红工夫红茶产品。

  我的理解,川红工夫有三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它产于四川,而且是产自宜宾的红茶。它不是四川红茶的简称,川红工夫应该是川南宜宾红茶的简称。川南茶与川西茶有不同的地方,川西是名优绿茶,川南是红茶。宜宾的筠连、高县是川红主产区,所以筠连也可以称为川红故里。筠连红茶是川红的代表,“黄金白露”又是川红工夫里面的高端产品,它有它的历史和今天的辉煌。老专家在当年开发川红工夫的时候,为什么选在川南,我觉得是生态资源决定的。第二层意思就是川红工夫是中国红茶的优良品种,制作川红工夫的最佳品种“早白尖”就在筠连选育。第三层意思是川红工夫是一个品牌,它是中国三大驰名中外的地域功夫之一。川红工夫这个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很有名,今天我们要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来打造国内的品牌。川红工夫是一个区域性的品牌,区域性品牌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政府要投资,企业也要投资,来共同打造这个品牌。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