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合作时报网 >> 时报观察>>正文内容

汇通城乡的金融魅力

   “农信银中心的经营理念是‘立足服务、力行规范、不断创新、寻求发展’,创新与发展的关键,就是围绕客户的需要提供服务。”近日,农信银中心总裁王耀辉向本报记者阐述了农信银中心的经营理念,并用一系列数据与业务的介绍诠释了这一理念。

  5年来,农信银中心运用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开发了适应农村金融特点的支付清算系统,并在改善农村支付结算环境、更好服务“三农”的路上不断探索着,“汇通城乡”的金融魅力也日益凸显出来。

  在手机上登录一个名为OZ的平台上的账号,便可以购买商品、办理税收手续、申请贷款……总之,所有的金融服务,这个平台都能帮你实现。这是一部名为《夏日大作战》的科幻片中虚拟的场景。

  当下,随着科技发展,科幻片中的场景逐渐在现实生活中上演。即使是在从前汇路不畅的农村地区,便捷的支付生活也已开启序幕:通存通兑、网络购物已融入农村日常生活,更为丰富的手机银行服务也将“飞入寻常农户家”。在这些背后,是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以下简称“农信银中心”)全体工作人员5年来不懈的努力。

  “农信银中心的经营理念是‘立足服务、力行规范、不断创新、寻求发展’,创新与发展的关键,就是围绕客户的需要提供服务。”近日,农信银中心总裁王耀辉向本报记者阐述了农信银中心的经营理念,并用一系列数据与业务的介绍诠释了这一理念。

  5年来,农信银中心运用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开发了适应农村金融特点的支付清算系统,并在改善农村支付结算环境、更好服务“三农”的路上不断探索着,“汇通城乡”的金融魅力也日益凸显出来。

  看不见的“网”

  在位于海南省三亚市西南端的西岛上,三亚市农村信用社西岛分社是岛上唯一一家金融机构。未开通农信银支付结算业务前,岛上居民们转账、汇款都要“漂洋过海”到三亚市找银行办理。西岛居民苏文强说,从前给三个在外地上学的孩子寄生活费,每个月来回一趟要搭上一天时间。

  自从三亚市农村信用社西岛分社开通农信银支付结算业务后,岛民们不出岛就可以办理异地资金汇划业务了。

  苏文强说:“孩子们需要钱了,到家门口的信用社几分钟就可以把钱汇过去了,又方便、又安全、又快!”

  苏文强也许并不清楚,是农信银中心帮助他省去了每个月一天的舟车劳顿。“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这张遍布全国近8万个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网点的“看不见的网”,让老苏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汇路畅通的方便。

  “我们并不看重客户是否了解农信银中心,最重要的是,我们建起的畅通汇路让城乡居民享受到了越来越便捷的服务。”农信银中心总裁王耀辉坦言。

  建好汇兑畅通之路,并非易事。

  自2006年10月16日上午10时36分,由广东新会农信社通过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成功办理的第一笔资金异地实时汇划业务,到2010年7月3日,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核心业务系统正式接入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覆盖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近8万家网点的跨省、市、自治区的异地实时资金支付清算网络终于建成,农信银中心与全国农信系统付出了近4年的艰辛努力。

  “支付清算网络建起来了,相当于一个完整的路网建成了,这些道路直通乡镇,为路上的行人与车辆节省了人力、物力成本。”王耀辉用浅显易懂的例子阐释了农信银异地实时资金支付清算网络为城乡居民带来的便利。

  一系列的数据可以证明农信银支付结算业务的发展之快,作用之显著。截至今年9月6日,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累计处理各类支付结算业务4054万笔,比上年同期增长58.92%;累计清算资金100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3.10%,当年累计清算资金量突破万亿元大关。

  重塑农村生活

  现金支付手段的完善,使得从前农村地区汇路不畅的难题不复存在。而农信银中心业务发展的着力点显然不止于此。“为适应新的变化、满足客户新的需求,农信银中心持续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力度,完善系统功能,不断研发出了新的业务系统。”王耀辉说。

  今年10月,农信银共享手机银行系统即将上线,之后农信银中心还计划以此平台为基础,开发更多的应用渠道,通过手机终端为客户提供如缴费、订货、订机票、订火车票等“随时随地、随手可得”的金融服务。

  王耀辉向记者描绘了一幅未来农村地区更加便捷的支付环境的蓝图:将来通过对这些应用渠道的开发,以及与交通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外出打工的农民在坐火车、长途汽车前,可以用手机银行订票并完成支付,就像现在人们可以通过网上银行购买机票一样方便。“我们希望这在两三年内能够实现,因为对于农村地区来说,手机银行的使用比网上银行更为便利。”他告诉记者。

  “满足客户需要是创新与发展的关键。”王耀辉多次强调。

  农信银中心的众多产品与服务创新均基于这一理念。今年7月13日,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与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支付宝卡通及借记卡快捷支付业务成功上线。广西、吉林、湖北、河北、四川、贵州联社及宁夏黄河农村商业银行等7家成员单位开通了支付宝卡通业务。此外,吉林、湖北联社同时上线了借记卡快捷支付业务。这些地区的乡镇居民也能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便捷服务,在淘宝网及其他50万家商户进行网上支付。

  事实上,此前农信银中心推出了农信银自助结算业务系统,就已引领了农村支付新时尚。

  2009年底上线的农信银自助结算业务系统是集收款、付款、查询等功能于一体的自助结算服务平台,配套设备仅需固定电话网络连接即可办理转账交易(收款、付款)、余额查询等业务,十分便于自然村、组、农户、个体工商户、企事业单位及批发市场使用。截至今年8月末,已在河北、河南、湖北等12省(区)布放终端设备33000余台,将支付结算平台延伸到更加偏远的农村地区,改善了农村地区用卡环境,使更多的人享受到便利的金融服务。

  农信银中心一系列新系统的上线运行,一方面为广大农村地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服务,重塑了农村地区支付生活,另一方面进一步拓宽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业务服务模式和服务渠道,降低其运营成本,减少营业网点柜台工作压力,实现了用户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双赢”。

  农信发展的推动力

  “现代金融业对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科技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金融企业实力的重要标志。农信银中心希望通过不断加强服务、帮助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提升竞争力。”王耀辉如是说。

  从成立之初开发建设的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到2009年开发运行的农信银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处理系统、农信银网上银行系统以及农信银自助结算终端系统,2010年开通的农信银共享网上支付系统……14类、33个业务及管理运行系统,丰富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业务种类。

  毋庸置疑,农信银中心已经成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竞争力提升的推动力。

  以山东荣成农商行为例,没有开通办理农信银支付结算业务前,该行只有营业部等4个营业网点开通了人民银行大小额支付系统,其余网点只能实现省内农信系统通存通兑,而当时45%的企业结算业务要走商业银行代理结算渠道,不仅手续繁琐,且资金到账速度慢,众多传统客户流失。

  2006年10月,荣成农商行率先开通农信银支付结算业务,通过多渠道、全方位宣传推广,高标准、严要求防范操作风险,重奖励、严考评强化激励机制等综合方式促使农信银支付结算业务实现稳步快速增长,逐渐成为支撑全行各项业务迅猛发展的重要结算平台。目前,该行71个营业网点全部接入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并全部开通农信银个人账户通存通兑业务,通汇覆盖面达到100%,业务量由2008年的2342笔增长到2010年的35700笔,结算金额由2008年的1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8亿元,业务量和结算金额是过去的15倍左右。

  荣成农商行只是全国众多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一个缩影。截至9月6日,今年农信银中心已累计办理农信银个人账户通存通兑业务3403万笔,交易金额6012亿元,占总资金清算量的59.84%。剔除其中的个人账户资金划转,今年已带动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储蓄存款净增1979亿元。

  “农信银中心的服务做好了,成员单位的业务品种、资金往来量都大幅增加,竞争力得以提升,其为‘三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也有所提高。这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王耀辉总结道。

  今年4月,农信银机构省级综合业务系统共享灾备系统(简称农信银共享灾备系统)投产运行,该系统标志着国内首创的“多层次、多异构”共享灾备系统建设模式取得成功。下一步,农信银中心还将继续推动共享灾备系统的建设与推广。

  “今后,我们还将研发并推出更多适合农村地区特点及农村居民需求的金融产品,提升农村地区支付结算服务水平,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助力农村金融机构实现跨越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三农’,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王耀辉的话,掷地有声。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