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合作时报网 >> 企业寻踪>>正文内容

“糖高宗”归来

  随着食品行业消费旺季的到来,稍稍收敛了一段时间的 “糖高宗”立即乘风返回。

  当公众对通胀的目光转移到猪肉上时,国内食糖价格已经悄悄完成了上涨,彻底离开7000元/吨的位置,一跃冲至7500元/吨以上的高位,每吨价格比上月上涨6.7%。毫无争议的是,糖价今年走高已成定局,食糖企业将迎来较长的“甜蜜时光”。

  产区环比再涨500元

      7200,7400,7500……

  这一幕似曾相识,在去年10月以后,人们也盯着“一天一价”甚至“一天几价”的食糖价格目瞪口呆。当时的食糖行情在产区自然灾害等不利消息的刺激下一路扶摇直上,6000元/吨、7000元/吨的关口均在短时间内被一举拿下。

  之后,随着新糖开榨,这轮被称之为 “史诗般的涨价风潮”终于渐渐“安静”下来。

  然而今天,“糖高宗”回来了。

  中国食糖网数据显示,在连续冲过7400元和7500元关口之后,几大产区食糖价格继续上行,广西南宁集团报价已经达到7650元/吨,柳州集团报价也超过7600元/吨。中间商报价方面,南宁中间商船板报价已经达到7680元/吨,柳州中间商报价7590元/吨,广东湛江7650元/吨。而云南的报价目前也在7500元/吨左右的高位。目前的食糖价格较去年每吨同比至少涨了2000元,涨幅约45%,而环比上个月也涨了500元左右,涨幅6.7%。

  7月26日,郑州白糖期货主力合约SR1201也突破7500元/吨创出新高。

  “糖高宗”使出“回马枪”,其实市场早有预料。受中秋、国庆双节推动,每年8月-11月是食糖的传统需求旺季,这一时间段的糖价历年涨多跌少。尽管从去年以来,国家频繁抛售国储糖欲平抑糖价,但每次只是换来短暂的回调或小幅震荡。

  “国储糖越抛越涨,市场上销量反而一路飘红,甚至出现越涨越买态势,多次抛储也已经导致国库日趋紧张。”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认为国储糖紧张是推动食糖此轮涨价的一大原因。此外,对产糖大国巴西中南部原糖产量的预测下降也是国际糖价高企的原因之一。据悉,国际糖价的高涨已经导致食糖进口成本高于国内现货价格。

  糖业公司的“幸福时光”

  白糖期货与现货双双扶摇直上,直接带动了相关糖业股的股价上涨。

  南宁糖业和贵糖股份日前再次双双飘红。从上周开始,这两只糖业股完全不理会大盘的糟糕走势,连续三个交易日上涨。

  虽然此次食糖上涨首先被定义为“季节性涨价”,但很多分析人士并不认为此轮涨势能很快退烧。据了解,本榨季全国共生产白糖1103万吨,同比减少26万吨。这已经是国内连续第三个榨季减产,前两个榨季的减产吨数分别达240万吨和169万吨。

  根据中糖协最新预测,本榨季供需缺口200万吨,需要大量进口补缺。但国际糖价上涨,进口成本也在增加,且我国白糖实行配额进口制,进口量仅占我国消费量的14%左右。白糖价格仍主要由国内供需市场决定。

  (李亚蝉)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