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宅对接:有机农产品的销售新模式
合作社每天都详细记录着大棚蔬菜的生产日记,包括棚内外气温、地温,打肥、洒水,负责人等等。
合作社工作人员正在给社区居民配送蔬菜。
位于北京西北部的延庆县,气候冷凉,离城区仅75公里,是首都重要的蔬菜基地、果品基地、畜禽基地和商品粮基地,也是“全国无公害安全食品基地县”,被誉之为“首都北菜园”。今年,一种叫作“农宅对接”智能柜物流配送体系的新事物在延庆县初露头角,也引起了北京市民的关注。
这个“农宅对接”项目正是由北京北菜园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经营运作的。2011年初,为了更好地整合资源,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的联系,将产业做大做强,北京延庆县康庄镇北京绿菜园蔬菜专业合作社联合全县12个乡镇的1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天津延东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和北京奥科美科技有限公司两家公司,组织成立了这个北菜园合作社联合社。各成员单独核算,按照“六统一”(即统一种植规划、统一育苗、统一农资供应、统一病虫防疫、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品牌销售)的原则独立进行经营和管理,合作共赢,所涉行业有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粗加工及中药材种植等。据悉,联合社目前有机蔬菜种植面积达3000亩,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近万亩。
对点交易 直达受众
家住北京海淀区圆明园小区的吴先生,是中关村某IT企业的白领,他告诉记者,朝九晚五上下班,根本没时间到菜市场买新鲜蔬菜,现在小区里有了智能柜,只要提前一天上北菜园的网站预订,第二天,郊区菜地里的新鲜蔬菜,就被送到楼下的柜子里了。买菜也可以像订报、订奶一样方便。
在北京的双花园小区、圆明园小区和莱蒙湖小区内,都能见到由18个保鲜箱组成的智能柜。新鲜蔬菜从地里头到这儿,只需5小时。这就是北京北菜园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推出的最新农产品销售模式“农宅对接”。目前除蔬菜外,各类杂粮、水果、蜂蜜、花卉、肉禽蛋奶等10多种农产品皆可直投。
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交易,一站直达消费者的模式相比辗转农贸市场、超市等,极大地减少了中间环节和流通损耗,其中仅菜价就可直降30%。联合社负责人赵玉忠表示,和过去批发给中间商的销售模式比,“农宅对接”成本降了一半。对消费者来说买菜便宜了,对菜农来说蔬菜效益高了,两头都满意。
合作社员工小谢告诉记者,为了保证蔬菜新鲜,合作社专门配备了两辆冷藏运输车。目前的蔬菜配送时间是每天早晨6点半开始收取当日订单,然后采收、包装好之后于当天13点之前送达,备用户晚餐食用。根据市场需求,以后将考虑每天增加一次,在15点收取上午的订单,22点之前送达智能柜,供消费者次日中午食用。
绿色履历 确保安全
在合作社的蔬菜大棚里,记者看到,有份详细的生产日记,生产流程准则,每日室内外气温、地温,何时打肥、洒水,负责人等等,都一一在案;在合作社的蔬菜配发车间,工作人员正忙碌着包装刚从地里采摘的黄瓜,记者发现每份蔬菜上都贴上了一个小小的标签,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为蔬菜建立的电子“绿色履历”,从这里发出的每一盒菜,上面都有条形码,记载着产地、责任人、生产流程等产品质量信息,到专门的网站可以查询。延庆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原党组书记孙志元告诉记者,食品安全是农产品的生命线,必须做到万无一失,建立从餐桌到地头可追溯的“绿色履历”是生产者的责任,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全才能使合作社可持续发展。
全民接受 还需时日
据了解,北菜园网店从2011年1月中旬开始运营到一季度末,通过网上销售,已实现销售收入10万元,其中通过智能柜销售蔬菜1500公斤,直接送货到家1000公斤;平均每户每次订购蔬菜7.5斤,共计为城区1100户居民送菜2500公斤。对于这样的销售成绩,小谢告诉记者,“农宅对接”作为一种新型农产品销售模式,百姓完全接受它还是需要时间,合作社也处在推广阶段;“农宅对接”虽然是直达配送至消费者,没了中间环节,但是这种配送成本并不低,目前约是蔬菜成本的两倍,其中仅2.6万元一个的智能柜就是一笔不小的投入,只有更多消费者接受后,平摊配送成本,“农宅对接”的优势才会凸显;再者,目前在住宅小区内安装智能柜子,也需缴纳租用费用。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农村垃圾治理:要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
- 下一篇:好产品仍需好营销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