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的激励机制
晋商之所以成功,就是有一套相当完善的激励机制。
在说激励机制之前,先说说晋商的工作收入。晋商工作收入可以分为两块,一块收入叫做固定收入,而这个固定收入又分做两块,一块就是学徒在票号里边工作,他的穿、他的吃、他的用,一切都是由票号提供,实行“供给制”,并且待遇非常优厚,比如在吃的方面,每天中午都有肉,而且基本都有酒,冬天还给黄酒,山西人喜欢吃火锅,这个火锅不是我们现在的涮锅涮羊肉这一类,而是把肉和菜炖在一个火锅里边吃,冬天是每顿饭两个火锅,一个羊肉火锅,一个猪肉火锅,可以随便吃。山西人爱吃面食,所以像刀削面、扯面、猫耳朵等各种各样的面食应有尽有。票号里边吃的东西基本上是半个月不重样,每天都是换一样。同样,在穿的方面,应该说穿得也非常好,夏天都是丝绸,冬天都是毛料。其他方面待遇,比如说在外地工作要回来探亲,不论坐车也好坐船也好,一切费用都是由票号支付。这就是供给制,总之一句话,供给制的待遇相当好。
另一块固定收入叫做“辛金”,这个辛金就是现在所说的工资。一般出徒以后,第一年是二两银子,第二年是四两银子,最高可以涨到一百两银子。历史学家计算,大体上当时的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200块钱,也就是一百两银子就是一年的固定工资,就是两万块钱,这两万块钱就是让你养家糊口用的。
另一部分收入,叫做“身股制”。 晋商票号里边的股份有两种称呼,一种叫银股,就是东家出的钱,出的资本,叫做银股;一种叫做身股,身股制是晋商的特殊创造,所谓身股制,这个身股不是花钱买的,是东家给的,作为员工分红的一个凭据,就是你分红能分多少红呢——身股制就是让你参加分红——能分多少红就看你的身股有多少。晋商票号里边怎么分红呢?我举个例子说,假如今年某票号一共盈利是100万,那么当年签订合约的时候就讲清楚了,比如说银股和身股叫做六四分成,所谓六四分成,也就是这100万两银子里边有60万两是出钱的东家所获得的,然后东家根据他们的股份再去分这60万两银子;剩下的40万两银子是员工的身股分红的,如果某员工一共有100厘的身股,按40万两银子算,一股就是四千两银子。都是按这样来分的,那么你分多少就看你身股有多少,然后决定你分多少。这个身股制我们现在也叫做全员分红,就是所有的员工都参与分红,也就是说都根据你身股的大小来决定你分红的多少。
那么到底能分多少呢?如果你是一个普通员工,身股就是三厘,平均每年能分到1075两银子,当然有多有少,但这是大致的一个平均。一千多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20多万人民币。那么一个普通员工的收入就相当高了。如果当了中层,拿到了五厘、六厘身股;当到了高层,拿到了十厘身股,这时候分的银子肯定就更可观了。
当然,身股能分红除了取决于身股的高低以外,还取决于票号经营的状况,也就是看票号经营得好还是经营得不好,经营得越好分得越多。所以这种激励制度就把员工的收入大小和票号的经济效益好坏密切地联系在一块儿,这个时候员工的工作就有积极性了。
据统计,清代知县一年的全部收入是1045两银子,只和晋商一般票号的一名三厘身股的小伙计大体相当。难怪山西人有“有儿开商店,强过当知县”的民谚。可以说,晋商创造的激励机制确实成就了晋商。
(王子明)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面临升迁 店长以何胜任
- 下一篇:家电连锁的鸡肋现象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