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合作时报网 >> 时报观察>>正文内容

平衡发展才不至于“冻感冒”

   黑色布鞋、洗得有些发白的裤子,略显疲倦的面容,记者在政协委员驻地见到连续三届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名誉院长、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原主任骆少君时,她正在仔细整理提案。

  今年,骆少君总共准备了4份提案,最为重要的一份提案是关于改善农村交通问题的。前不久,媒体刊登了一条湖北乡村演绎现实版“愚公移山”的新闻,说的是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龙坪乡店子坪村支书王光国和60多名村民6年多来,奋战两千多个日夜,打通了1公里长的出山公路,只为让大山里的村民能走到山外,把山里生产的土豆、烤烟和玉米等农产品运出去。骆少君介绍说,这个村子的情况正是目前很多农村交通现状的缩影。

  “看看我们目前的交通状况,城市交通四通八达,车流量不断增大,而农村却是车进不去、出不来。城市与农村的资源分配不平衡,使得城乡间的交通问题变得愈来愈严重。”骆少君说:“国家资源在城市和农村两者间合理、平衡分配,才能有平衡发展。就好比冬天一个人出门,头上戴着帽子,身上穿着大衣,却光着脚,怎么能不冻‘感冒’呢!”

  在这次的提案中,骆少君提出,城市要改善交通,要集中力量研究公共交通问题,鼓励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骑自行车出行,这不仅能缓解城市交通问题,还能起到锻炼体魄、节能减排的作用。而对于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政府要加大投入,为那些走不出去的农民凿开一条山路,让他们不再为一天的生活用水而翻山越岭,不再为地里那些卖不出去的好东西发愁!


 

  什么是“幸福”

  在前往政协委员驻地的途中,记者所乘出租车的司机徐师傅是个风趣的人,知道记者是前去采访委员,他便说道,这两天最火的词儿就是“民生”、“幸福”。而当问到什么是幸福时,徐师傅笑道:“幸福是一种态度,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态度对了,就活得幸福!”

  在采访政协委员骆少君时,记者也被她深深感动。这位政协委员没有因为上“两会”而盛装,相反依旧坚持着一贯的朴素,她至今还没有手机,但却走遍大江南北体验民情。她的提案中有一条是关乎教育问题的,她觉得现在的孩子太苦了,为了考高分、为了上重点学校,每天面对的都是做不完的作业,补不完的课,何来幸福可言。她说,学校只要能让孩子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懂得忠孝礼仪,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那就是一个好学校。那样培养出的孩子长大之后才能够干一行爱一行。为此,骆少君还准备了一份关于让“中小学生能够彻底获得解放”的提案。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