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履大成之约 共谱复烤新篇
云南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举行周年暨宣贯大成文化系列活动
云南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于2009年12月16日授牌成立,2010年1月1日正式运行。公司成立之初有14家股东单位,注册资本13.48亿元,其中:云南省烟草公司股权比例为59.55%。按照《国家烟草专卖局 中国烟草总公司关于云南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结构调整的批复》,云南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从14家增至18家,资本金从13.48亿元增加到38.68亿元。其中:云南省烟草公司股权比例占32.83%,上海烟草(集团)公司、江苏中烟工业公司股权比例各占10%,湖南中烟工业公司、浙江中烟工业公司、湖北中烟工业公司分别占9.36%、7.55%、5.18%,股权比例5%以下的股东单位共12家。公司本部设9个职能部室,下辖10家复烤厂,现有在册在岗职工1300余人。10家复烤厂共10条生产线,设计加工能力为540万担原烟,2009年烤季共加工烟叶860.4万担。2010年度实现税利4.3亿元,其中利润3.02亿元,税金1.28亿元,顺利完成省公司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2010年烤季,省公司下达烟叶加工计划950.89万担,同比增加90万担。其中,烟叶流转计划741.89万担,抗旱救灾计划209万担。至1月10日止,原烟收储1095.3万担、原烟调拨224.7万担;累计加工烟叶592.6万担,占2010年加工计划950.89万担的62.2%。
“大成”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一元伊始,万象更新。在云南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一周年之际,2011年1月11日,云南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宣贯“大成”文化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昆明顺利举行,标志着公司“大成”文化宣贯工作全面启动。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政工处副处长万红到会指导。复烤公司领导班子、各复烤厂厂长及机关各部门负责人等150余人参加了会议。该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杨世田在会上作动员讲话指出,“大成”文化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是对“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行业共同价值观的继承和提炼,是集“利国、惠民、至爱”于大成的文化,是云南烟草企业文化精神的智慧结晶,是对云南烟草发展历史的传承创新和文化建设成果的高度总结。“利国惠民、至爱大成”核心价值理念,对全省系统的文化内涵做了准确的定位,为构建“大成”文化框架体系奠定了基础,指明了全省烟草公司系统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
为进一步宣贯“大成”文化,全面推进“七彩”服务品牌建设, 1月11日,云南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在昆明隆重举办了以“云南复烤 大成之约”为主题的职工文艺汇演。云南省烟草公司副总经理童荣崑、总经理助理王刚和省公司机关各处(室)的领导,以及云南省烟草烟叶公司、中国烟草云南进出口有限公司的领导现场观看了文艺汇演。文艺汇演秉承全系统“利国惠民、至爱大成”的核心价值理念,用舞蹈、歌曲、诗朗诵等形式,再现了云南打业复烤企业建设的华美诗篇,异彩纷呈的文艺节目,让现场的广大干部职工享受了一场高质量的文化盛宴,得到了现场观看文艺汇演的省公司领导的高度评价。该公司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及复烤厂部分干部职工近500余人参加了晚会。
该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杨世田在晚会上致辞表示,复烤公司将在“大成”文化体系的引领下,按照“七彩”服务要求,用文化促进企业重组整合,用文化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用文化打造服务品牌,大力弘扬“利国惠民,至爱大成”的核心价值理念,准确把握复烤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机遇,用“大成”文化提升活力,用“大成”文化提高效率,努力为“卷烟上水平”做出新贡献,努力开创现代化复烤企业新局面!
同时云南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开展了“大成”文化演讲比赛。来自下属10个复烤厂和公司机关的22名选手同聚一个舞台,尽展青春风采。
此次演讲比赛是《云南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大成”文化宣贯以及推进企业文化和服务品牌建设实施方案》第一阶段的一项重要内容。参赛选手结合各自的岗位实际,以对复烤事业的赤诚和热爱,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企业文化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用真挚的情感表达了积极践行“大成”文化,促进公司改革发展的信心和决心。选手的演讲内容和现场表现极具感染力和亲和力,充分体现了基层员工共创“大成”的使命感、责任感,在全员中引起强烈的共鸣和深思。演讲比赛全面检验了复烤公司抓学习促工作的成效,展示了广大干部职工为云南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跨越式发展努力奋斗的决心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掀起了学习、宣传、实践“大成”文化的新高潮。
周年工作成效明显
2010年是云南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开局之年,国家局对云南复烤企业重组整合寄予厚望,要求云南复烤企业重组整合作为全国的试点,为全国复烤企业重组整合工作积累经验。云南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正式运行以来,在国家局、省局党组的坚强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公司党委按照国家局“进一步深化复烤企业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引导、密切合作、全面提高”的烟叶资源配置改革总体思路,紧紧围绕“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现代化复烤企业建设目标和“六统一”的要求。重点突出理清思路、理顺关系、制定规划三项工作,重点落实保生产、保安全、保基本运行三大任务,重点抓好“集中加工、配方打叶”试点工作。开局之年,企业重组整合工作进展有序,经济运行情况良好,工作成效明显,资源配置方式改革顺利推进。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认清形势,明确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局、省局领导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2010年4月中旬,姜成康局长到云南调研时指出:云南复烤企业已走出了重组整合的第一步,第二步是如何实现烟叶相对集中加工的问题,这里面有大量的问题需要解决。在公司成立授牌仪式上张辉副局长指出:新成立的云南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要以重组整合为契机,自觉增强改革意识、创新意识,自觉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继续走在全国打叶复烤企业的前列,努力把云南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成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复烤企业。云南省局党组明确要求:复烤企业要努力实现管理上一流、质量上一流、服务上一流、队伍上一流、设备和设施上一流“五个上一流”的目标。按照国家局、省局党组的要求,为认真解决过去复烤生产线布局分散、管理基础薄弱、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公司党委班子认真组织学习领会国家局、省局有关复烤企业重组整合会议精神,认真分析复烤企业改革重组面临的形势,认真研究发展战略、发展思路、发展规划问题。同时,按照“六统一”的要求,多次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深入复烤厂开展调查研究,重点对复烤厂的组织管理、经营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和统一业务流程等10个方面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顺了组织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等方面的关系。按照“复烤加工区域完整、流程顺畅、功能配套、服从职责”的原则,为尽快实现“六统一”的目标,省局(公司)印发了《中国烟草总公司云南省公司关于加强云南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建设的若干意见》(云烟司[2010]158号),简称“27条意见”。“27条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复烤公司工作职责、业务流程、集中加工等有关问题,为公司做好开局之年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公司以后工作指明了方向,为实现“六统一”提供了政策支撑。
(二)开局良好,工作进展有序,顺利实现保生产、保安全、保基本运行“三保”目标。按照省局提出的:“逐步过渡、循序渐进、确保稳定”的原则,为确保复烤企业干部职工思想稳定,确保生产经营工作平稳有序开展,确保年度生产经营目标顺利实现。公司党委一方面积极加大对复烤企业重组整合政策的宣传,帮助企业干部职工树立改革意识、发展意识、责任意识,确保干部职工队伍思想稳定;另一方面,紧紧围绕保生产、保安全、保基本运行三大任务,认真研究解决重组整合过渡期间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保证了生产经营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了企业的发展与稳定。一是按照和《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加强打叶复烤企业建设的意见》文件和云烟司158号文件精神,公司党委切实加强领导,认真履行职责,进一步加大与州(市)公司和工业企业的沟通协调,严格按照计划组织烟叶入库,有效克服了设备落后、仓储能力弱、设施不配套等困难和问题,确保了2010烤季收储、分选、加工、调运工作有序开展。二是按照公司总体规划思路,为避免重复投资,公司党委确定曲靖4家复烤厂、保山、文山复烤厂重点确保设备正常运转,新改造投产的泸西、大理复烤厂重点解决设施配套问题,严格控制设备设施检修费用支出,通过对各厂上报的年度检修计划严审核、严把关、严审批,设备设施检修费用同比明显下降。三是针对烤季持续干旱、风干物燥,极易发生火灾的严峻形势,重点组织开展以消防安全为中心的安全工作大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整改措施,有效杜绝安全责任事故发生。四是为努力满足集中加工试点需求,确保烟叶资源跨区流动,在仓储、挑选场地及设施设备等方面,努力满足卷烟工业企业的需求,努力满足集中加工配方打叶需要。目前,各厂烟叶收储、分选整理、复烤加工等环节秩序井然,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同时,按照省局“百县千站烟叶质量推进活动”的要求,强化加工过程控制,严把烟叶验收入库、科学养护、非烟物质控制、复烤加工质量关,努力满足客户对加工质量的需求。虽然2010年开机时间比2009年晚5至10天,但检修维护工作比较扎实,停机时间少,复烤加工量同比增加10余万担。加工成品含水率、大中片率、叶中含梗率、梗中含叶率、成品重量、成品外观等主要质量指标均达到行业相关标准和客户的要求。
(三)优化布局,统筹考虑,科学制定发展规划。针对复烤企业基础设施滞后、设备陈旧老化、生产点分散、资金投入不足等困难和问题。为努力满足“卷烟上水平”对原料保障上水平的需求,根据现代化复烤企业建设目标和“政策协调、整体设计、科学规划、优化布局、分步实施”的基本思路,按照省局党组明确提出打叶复烤生产点布局“四个一部分”、“三大区域”、“三大板块”规划思路,即:建设“滇东曲靖、滇西大理、滇中(石林、泸西、楚雄)”三个仓储加工中心区域,“搬迁新建一部分、重点技改一部分、巩固提升一部分、配套完善一部分”。根据省局党组提出的规划思路,按照生产点布局与烟叶生产发展规划相结合、技术改造与整合烟叶集中加工点相结合、工艺流程设计与卷烟工业需求相结合、完善配套基础设施与生产点加工规模相结合四个原则,公司组织编写了《云南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十二五”总体技术改造项目投资规划》(简称“十二五”技术改造规划)。整体规划以麒麟复烤厂生产线扩能改造为主线,逐步搬迁改造师宗、陆良、宣威生产线,建设滇东加工仓储中心区域;以石林、泸西、楚雄复烤厂重点技改、巩固提升、配套完善为重点,打造滇中加工中心区域;以完善提升大理复烤厂为重点,建设滇西加工中心区域。按照“一厂一策”制定规划的原则,公司技术改造规划方案已基本确定,整体规划方案和各厂完善提升规划初步方案已基本完成。楚雄复烤厂就地改造项目已经获得国家局的批复,本烤季结束即可动工,下一烤季可投入生产;文山复烤厂易地搬迁项目已进入项目申报程序;保山复烤厂易地搬迁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总体规划实施完成后,复烤加工点将从10个减少到7个,实际生产能力可达到1000万担,基本能实现每个工业企业集中在1至2个点加工进行加工的需求,基本能实现卷烟工业企业集中加工、配方打叶的要求,基本能为“532”和“461”卷烟品牌提供大模块配方打叶“专线”的需要。
(四)基础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按照现代化复烤企业建设目标,为努力实现企业管理逐步由经验型管理向标准化管理转变、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由分散型管理向系统化管理型转变。公司党委首先从统一财务管理、统一人事管理、统一业务流程三个方面入手,“突出运用、突出创新、突出解决问题”,逐步形成有效的规章制度、清晰的岗位职责、健全的标准体系、顺畅和严格的绩效管理机制。公司先后修订下发了财务管理、经营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并开展了财务管理体系、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发展战略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科技创新管理体系、信息管理体系、监督保障管理体系等10大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同时,以制定完善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划为起点,进一步明确公司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以全面梳理和优化公司组织架构、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为基础,有效整合“三标”管理体系,进一步规范流程、规范操作、规范职责、规范管理;以全面预算管理为主线,梳理财务管理中关键控制节点和流程,进一步规范国有资产经营管理,防范财务风险;以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岗位技术能手“三支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四定”工作为抓手,建立健全人才督察考评机制;围绕科技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科技成果推广三个方面,努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按照“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科学发展、突出应用、信息共享”的原则,规划建设复烤企业业务控制、数据监控、查询分析等功能齐全的质量数据库,全面打造数字化打叶复烤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围绕市场分析、客户满意、提高效益三个环节,健全完善复烤加工营销管理制度,优化烟叶复烤经营流程、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全面提高营销服务水平;围绕制度是否完善、决策是否科学、运作是否规范、监督是否到位四个重点环节,不断完善内部督察考评机制;围绕“大成”文化体系及“七彩”服务品牌,深刻理解行业共同价值观和行业核心价值理念,努力打造服务品牌。
(五)积极推动烟叶资源跨区流动,集中加工试点工作取得成效。按照国家局“循序渐进、集中加工、选点突破”的原则和省局“要在烟叶资源配置方式改革上有新突破、在配方打叶、集中打叶、差异化打叶或个性化打叶上有新突破”的要求。在设备设施落后、仓储容量不足、分选场地极为有限的条件下,积极组织开展了“集中加工、配方打叶”试点工作。一是提高设备设施保障能力,努力创造集中加工条件。在设备设施检修维护之前,公司广泛征求工业企业的意见,并按照卷烟工业企业的要求,积极争取国家局、省局的支持,努力配套完善相关设施设备,2010年度共投入设备设施检修维护资金1.12亿元,重点解决仓储、分选场地不足和设备设施配套问题,确保了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加工质量的稳步提升,保证各项工艺质量指标达到行业相关标准和客户需求。二是提高服务意识,努力实现集中加工优化组合,2010年度烤季公司为24家工业企业(含省进出口公司)加工烟叶950余万担,加工计划同比增加90万担。在省局(公司)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与州(市)公司和工业企业的沟通协调,加工对子由2009年的107对优化为84对,同比减少23对;加工点最多从2009年的8家减少到6家,平均加工点从4.5个减少为3.5个,同比平均减少1个。其中:湖南中烟加工点由7个减少到4个,上海烟草(集团)公司加工点由5个减少到2个。三是积极推动烟叶资源跨区流动,确保试点工作取得成效。按照省局(公司)的统一安排部署,今年确定上海烟草(集团)公司、湖南中烟工业公司和省进出口公司为集中加工试点单位。其中:上海烟草(集团)公司主要集中在宣威、泸西复烤厂加工,湖南中烟工业公司主要集中在师宗、大理复烤厂加工,省进出口公司集中在泸西、楚雄、石林三个复烤厂加工。3家试点单位集中加工烟叶总量为234.5万担,占加工总量的24.6%。其中:上海烟草集团59.3万担,湖南中烟工业公司66.5万担,省进出口公司108.7万担。跨州(市)烟叶流动137.5万担,其中:上海烟草(集团)公司从文山、楚雄等7个州(市)组织烟叶跨区流动45.6万担,湖南中烟工业公司从普洱、丽江等6个州(市)组织烟叶跨区流动30.7万担,省进出口公司从5个州(市)组织烟叶跨区流动61.2万担。四是提高精细化服务水平,努力满足集中加工、配方打叶需求。按照上海烟草(集团)公司、湖南中烟工业公司和省进出口公司3家试点单位的要求,公司投入5000万元资金改善集中加工仓储、精选场地,配备完善客户个性化需要的检测设备。同时,积极配合卷烟工业企业开展配方打叶技术研究,建立物理检测、化学成分检测、感官评吸等质量检验平台,建立烟叶理化数据库,为工业配方设计提供参考依据。至1月10日止,已完成集中加工计划149.9万担,占集中加工计划234.5万担的64%。其中,完成上海烟草(集团)公司加工计划48.6万担,占82%,分选中华原料14.8万担,完成湖南中烟加工计划59万担,占88.7%,片选烟叶39.4万担;完成出口备货加工计划42.4万担,占39%。
在探索、尝试集中加工、配方打叶过程中,复烤公司紧紧围绕“卷烟上水平”的行业工作方针和战略任务,为满足客户对质量的要求,从烟叶分级直到复烤加工,每个环节中都以“均质化生产、满足卷烟工业需求、确保产品质量”为目标,主动把顾客个性化需求转化为对产品的要求,通过配方打叶、模块加工实现加工原料的均质化,逐步向着“大配方服务大品牌”的目标迈进。复烤公司通过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糖碱氯钾氮含量高低有别的上、中、下部烟叶进行分类配伍加工,得到烟碱含量、糖碱比较为适中的片烟成品。工业客户普遍反映,配伍加工后的成品烟叶吃味顺和、刺激性降低,香气足。化学分析表明,配打后,烟叶化学成分比较协调、均匀,不仅提高了烟叶内在质量的稳定性,同时还提高了烟叶的可用性。2010年,泸西、宣威复烤厂通过配方打叶,为上海烟草(集团)提供原料,师宗、大理复烤厂为湖南中烟公司提供原料。经检测,4家复烤厂的初烟单等级来料中,烟叶糖碱比平均为13.7,氮碱比平均为1.14,两糖比平均为0.82,钾氯比平均为3.9。经过配方打叶后,成品糖碱氯钾氮的含量趋于平稳和适中,其中糖碱比平均为9.4,氮碱比平均为0.82,两糖比平均为0.92,钾氯比平均为5.2。成品化学指标表明:化学成分趋于协调、合理,成品基本实现均质化,满足了配方打叶对烟叶的指标要求。在国家局、省局党组的高度重视下,在州(市)公司和卷烟工业的支持配合下,复烤公司在“集中加工、配方打叶”的服务模式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预期成效,成功为“熊猫”、“中华”、“芙蓉王”、“利群”等卷烟品牌提供了符合个性需求的原料。在2010年11月召开的“集中加工客户座谈会”上,上海烟草(集团)公司原料部负责人说:上海多年来一直在想“集中加工、配方打叶”的问题,今年总算实现啦!而且,云南省烟草公司的领导很关注这个问题,复烤公司也基本能满足我们的要求,这充分体现了大烟区对原料保障上水平的重视。湖南中烟工业公司原料部负责人说:我们很荣幸能成为云南省“集中加工、配方打叶”的第一批试点单位,几个地州的烟叶集中在一个复烤厂加工后,监打人员减少了,管理成本降低了,原料利用率提高了。浙江中烟工业公司、湖北中烟工业公司的代表说:同去年相比,我们的加工点虽然减少了,但我们很希望能成为云南省第二批“集中加工、配方打叶”试点单位,把加工点再缩减一点。卷烟工业企业的代表一致认为,云南省烟草公司贯彻落实国家局烟叶资源配置方式改革工作力度大、态度坚决,成效明显,真正体现了大烟区烟叶大流动,大手笔为卷烟大品牌服务的意识。同时,试点单位认为:复烤生产点布局分散、仓储条件差、分选场地不足、加工设备不配套、信息化工作滞后、成品库容不足等问题,是云南省急需解决的问题。
云南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以来,在国家局、省局党组的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公司在理清思路、理顺关系、制定规划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保生产、保安全、保基本运行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集中加工、配方打叶试点工作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按照“国内一流、国际先进”建设现代化打叶复烤企业的目标,复烤公司认为工作刚起步,困难和问题还很多,各方面的工作差距还很大,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杨世田充满信心地表示,在省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将按照“532”和“461”卷烟品牌目标,围绕全面推进“卷烟上水平”战略任务,以卷烟工业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夯实基础为重点,积极推进烟叶资源配置方式改革,努力满足“卷烟上水平”对原料的需求,坚信在国家局、省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集中加工一定会取得新的更大的突破,云南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重组整合工作一定会取得新的成绩,“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现代化目标一定会早日实现!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云南:拉祜娅米欢迎您
- 下一篇:“给力”安全的情人节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