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合作时报网 >> 中国合作经济新闻网>> 行业频道>> 畜产品>>正文内容

海南:临高种猪保护离不开品牌经营

  海南省临高乳猪种猪濒临灭绝与临高乳猪产业的鱼目混珠有莫大的关系,虽然2004年临高乳猪已经经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审批认可,获得地名注册商标,但临高乳猪品牌效应却没有得到发挥,相反一些不诚商家借机以劣驱良,使临高种猪的养殖陷入恶性循环。

  外地良种冲击临高猪

  临高县畜牧兽医局副局长王高圣介绍,临高种猪的减少最早要追溯到1970年代,当时一些外地优良品种猪陆续引进,这些猪和本地临高猪杂交,生的猪仔出栏快,经济效益好。

  临高县多文镇美山村是一个养猪专业村。村民王日崇养了两头临高猪,他说和其他村民比起来,自己养猪的收入只有别人的一半。因为临高猪长到90公斤要13个月,而良种猪长到110公斤只要7个月,自己花的时间长,用的饲料多,虽然猪肉价格比别人高0.5元,但还是弥补不了差价,他打算明年也尝试养外地良种猪。

  养肉猪收益差别大,养乳猪差别更大。多文镇兽医员王圣安介绍,临高母猪平均一年产仔2次,每次10头左右,杂交一年平均产仔2.2次,每次也是10头左右,但猪仔养殖60天后,杂交乳猪的体重会是临高乳猪的1.75倍,由于乳猪价格相同,每只杂交猪的收益也是临高乳猪的1.75倍。

  品质不同价格一样

  “事实上,这两种乳猪烤出来后,品质相差很大。”王高圣介绍,正宗临高乳猪烤熟后,皮厚、黄而脆,肉质肥瘦搭配合理,味道香醇;而杂交乳猪皮薄,烤后容易焦黑,肉质水分多,口感差。

  但由于商家和消费者都没有品牌意识,在临高县城烤乳猪的价格是统一的,无论好坏都是每斤30元。“这个市场定价,就给农民造成了一个错误导向。”长期关注临高乳猪发展的香港商人林先生说,农民认为只要是乳猪价格都是一样,那就养长得快,长得大的。

  正宗的临高乳猪应该是乳猪长到20斤左右宰杀、烤制、烹饪,但由于临高乳猪没有统一的生产、制作标准,很多农民为了多赚钱,往往把乳猪养到35斤至40斤才上市,这又大大降低烤乳猪的品质。

  鱼目混珠,标准不一,让消费者很难再品尝到正宗的临高乳猪。临高文澜江边的一家乳猪店老板告诉记者,“正宗临高乳猪非常难买,只是偶尔能碰到一两头”,而临高80多家烤乳猪店也都面临着这样的尴尬。

  种猪保护离不开品牌经营

  香港商人林先生说,临高乳猪种猪的保护离不开品牌保护,只有用好、推广好“临高乳猪”这个品牌,让养殖临高乳猪的人获利,真正的临高种猪才能生存繁衍下去。

  畜牧研究员米华存认为,临高种猪的保护是一系列工程,但归根结底离不开“临高乳猪”这个品牌,要围绕这个品牌做好乳猪产业,打造一系列消费者认可的产品,这样的保护才是有效的,才是可持续的。

  搞好品牌经营也是广大农村养殖户和临高乳猪店经营者的呼声,在临城开烤乳猪店20年的曾繁代说,临高乳猪这个品牌经营好了,自己开饭店生意也会好很多;如果再也没有真正的临高乳猪卖了,自己的损失也很多。

  长期关注临高乳猪产业的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畜牧专家马乃祥呼吁,政府要同时开展保种工作和品牌经营工作,不然“年年提保护,越保种越少”,要通过临高乳猪的品牌经营,让农民获得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民间的呼声也得到相关职能部门的呼应,临高畜牧兽医局局长符承荣也表示,临高乳猪种猪的保护当务之急是建立保种基地,但从长远来看,必须解决临高乳猪的规模养殖和产业化问题。

(责任编辑:陈蕾)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