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南海北部湾开展渔业增殖放流活动
作者: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09日
在“世界海洋日”临近之际,由农业部和辽宁省联合主办的2010黄海生物增殖放流活动日前在大连市金州区杏树屯渔港举行,共放流牙鲆鱼、中国对虾、车虾、梭子蟹四大类苗种近千万尾。同时,被放入大海的还有辽宁省人工繁育的4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斑海豹幼崽,它们均佩戴“卫星定位”项圈,这种依托高科技的试验型、生态型放流活动在辽宁省属首次。
近年来,大连市对渔业资源养护与修复非常重视,积极开展地方性大规模增殖放流工作。到2009年,大连市累计投入资金6.8亿元建设了42处人工鱼礁区,投放各类鱼礁460万立方米,改造海底13万亩。去年,大连市放流中国对虾、海蜇、日本对虾、梭子蟹、鳙鱼9亿尾,惠及捕捞渔民1.5万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从6日起,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丹东等5个城市也开展了海洋生物放流活动。
农业部人士表示,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是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和水域生态修复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增殖放流的规模逐步扩大,社会参与程度逐步提高。
日前,农业部南海区局和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联合举办了2010年南海北部湾渔业增殖放流活动,在海南省7个海域和河段共投放8个品种的经济鱼类、虾类和贝类苗种8930多万尾。
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副厅长李年佑说,海南省从2001年开始开展渔业增殖放流工作,累计投放各类经济鱼苗、虾类苗种、贝类苗种12203万余尾。近年来,海南省每年都坚持开展渔业增殖放流活动,有效丰富了渔业资源,增加了渔民收入。
(责任编辑:陈蕾)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