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合作时报网 >> 中国合作经济新闻网>> 行业频道>> 畜产品>>正文内容

渤海湾海产品减产1成 今年吃海鲜要“贵了”

  五一前后,正是人们吃海鲜的好季节,而今年,环渤海区域的人们发现,海鲜的上市量明显减少,价格较往年持续偏高。

  

  记者在湖北省沧州市海鲜市场调查发现,今年的海产品种类较少,多为皮皮虾和贝类,螃蟹、各种鱼类很少。商贩告诉记者,谷雨前后是皮皮虾最肥的季节,往年市场价格在每市斤10元左右,最便宜时每公斤只要15元,但今年的市场价格是每市斤20-15元,最近两天才下调到每市斤15元左右,价格较往年偏高。

  

  记者从黄骅市水产局了解到,今春渤海湾鱼虾蟹等海鲜产量与往年相比减少了一成多。开春以来,渤海湾鱼虾蟹贝等总产量为206吨,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4%。其中,鱼和贝类下降的幅度最为明显。

  

  水产局的负责同志介绍,海产品减产的主要原因跟今年1至2月的海面冰冻有直接关系。今年1月,渤海湾出现30年来最严重的冰情,38%的海域被冰层覆盖,直到2月底,才得到缓解。冰情给渤海地区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由其对海产品捕捞和养殖业冲击较大,受影响的产品主要有虾类、扇贝、鱼类和海带。冰封导致渔船无法出海回收海产品,养殖温度降低,造成缺氧和减产。今春,渤海湾渔民不仅出海晚,船只也比往年大幅减少。此外,今春气温持续偏低,刮风天多,鱼虾蟹及贝类回游晚,且下沉海底,致使正常网具难以实施捕捞。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