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山村有个全国紫长茄集散中心
村里市场真红火
一年交易三千万
郭山村茄子交易量稳步提升,不但本地产茄子在市场里销售,而且还吸引了其他地区的茄子到这里集中销售
清晨,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郭山村农副产品集散市场内外人头攒动,一派热闹景象:48个店面前,操着外地口音的商人正在和茄农看货商价;市场外,来自广东、浙江、上海的货车停放整齐。人们正向车上装运着一箱箱色泽艳丽诱人的紫长茄子。
浙江台州人徐照明说,郭山村的紫长茄表面光滑、颜色纯度高、口感好,颇受市场青睐。他每年都会按时来这里挑茄子,“年初郭山的反季节茄子正好在春节期间上市,销路不错。”
村民们告诉记者,这几年,由于郭山村茄子交易量稳步提升,不但本地产茄子在市场里销售,而且吸引了其他地区的茄子到这里集中销售。
厦门市工商局同安分局提供的数据表明,2009年郭山村农副产品集散市场茄子交易量共计11000吨。其中,郭山市场销售茄子量超过2.5万吨。此外,郭山市场还将周边的蔬菜销往广东、浙江、上海及香港等地,一年交易量可达3万多吨。
在洪塘镇通往郭山村的公路两侧,村里的菜农们正在田间地头忙碌着。这些天,郭山村家家户户也都忙着采摘本村的“拳头产品”紫长茄。村民刘平衡说,他们每年只要种上几亩紫长茄,就可收入几万元。村党支部书记郭水平告诉记者,一亩地产可卖1.5万元左右,“近5年,郭山村村民种植紫长茄,每亩年纯收入都超过1万元。”
适应需求搞研发
反季蔬菜更赚钱
郭山村建立健全科普网络,引导农民“强智富脑”。同时向村民推广使用适合反季节紫长茄生长需要的地灌技术
郭山村种植茄子有悠久的历史。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农业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郭山村引进了优良的紫长茄品种进行种植,并开展了紫长茄与野生茄嫁接栽培、穴盘营养钵育苗技术研究,利用简易大棚进行反季节栽培。与此同时,为了提高蔬菜生产效益,郭山村推广紫长茄————中稻水旱轮作栽培等技术,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和土地整理工程项目。村民们大胆配合科技部门试验筛选优良的嫁接砧木品种提升品种品质。
筛选出与接穗亲和力强、植株抗病性强、产量优、果实的商品性状好的品种,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大棚栽培及其他高产优质栽培措施的落实,使得紫长茄的产量增加了20%。同时,高品质也使紫长茄每公斤的价格提高了0.2至0.4元。如此计算下来,可增加效益200万至400万元。
通过与市场的对接,村民们渐渐发现,反季节蔬菜比顺季节蔬菜更赚钱。郭山村党支部把科技普及作为工作重点,一方面以合作社为平台,建立健全科普网络,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引导农民“强智富脑”,促进农民增收。另一方面,他们推广设施农业,在原有水泥柱大棚、地膜覆盖的基础上,推广使用适合反季节紫长茄生长需要的地灌技术。由于填补市场需求的空白,郭山村冬季反季节紫长茄子的价格坚挺,也进一步增加了农民种植的信心。截至目前,郭山村反季节紫长茄种植面积已达到全村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二。
成立专业合作社
实现产销一条龙
“郭山紫长茄”商标成为厦门市首个集体商标后,郭山村的蔬菜市场逐渐成为全国性的紫长茄生产交易基地
为使紫长茄生产产业化,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郭山村的紫长茄产业走出了一条从零星种植到大范围种植,从零散销售到集中销售,从无品牌到品牌销售、从无市无场到有市有场的发展之路。
他们成立了“厦门市同安郭山蔬菜协会”,有效地推动农业生产的有序经营,为实施“市场+协会+农户”的经济模式打下良好基础。
2005年,“郭山紫长茄”商标成为厦门市首个集体商标。之后,郭山村的蔬菜种植规模日益扩大,村里的市场也逐渐成为全国性的紫长茄生产交易基地。
村党支部书记兼郭山蔬菜合作社理事长郭水平说:“由于没有经营主体资格,郭山村无法和许多大客商签订购销合同。在工商局的帮助下,我们成立了蔬菜专业合作社,‘郭山牌’紫长茄有了经济实体,出外考察、推销紫长茄时底气就足了,也可以跟购买方签订大规模购销合同,成员勤劳致富奔小康也更有干劲了!”
厦门市郭山蔬菜合作社由152位农民成员共同出资76000元设立,为成员提供统一订购生产资料,收购、销售成员生产产品等一条龙服务,帮助成员降低农资购买成本,保障农资产品质量。合作社聘请农业专家为成员提供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信息咨询服务。科技进步使紫长茄的效益不断提高,亩产达到了5500公斤左右,亩收益超过一万元。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现面积达2000多亩,并带动了周边镇村种植近千亩。
在同安区工商局等有关部门引导下,村民们开始对“郭山紫长茄”进行品牌培育。除了注册“郭山紫长茄”商标外,对紫长茄进行统一生产、收购、加工、包装外,还积极参加农产品推介会,并以蔬菜协会为依托,对茄农开展“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培训活动,维护“郭山紫长茄”品牌质量。
同安区区委书记高玉顺说,同安区作为厦门市的主要农业区,通过特色农产品的培育和“一村一品”项目的实施,不断提升产业档次,现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5家、区级龙头企业6家。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的整体效益,特色农业已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红红草莓喜丰收
- 下一篇:春节过后兰州蔬菜降价了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