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品彻底杜绝“膨大剂”
2009年,陕西省果业规模优势进一步增强。预计全省水果产量1100万吨,成为中国水果第二生产大省,其中苹果和猕猴桃的面积及产量均居全国第一。标准化生产水平不断提升,果园减密度50万亩以上。苹果套袋示范补贴12.5万亩,带动全省果实套袋387.5亿只。全省103个生态示范村和2个生态示范乡建设顺利,多数生态果园已经挂设了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粘虫板、诱虫带、性诱芯等,种植了三叶草,“果、畜、沼、窖、草”五配套技术和“灯、板、带、芯”等无害化防治技术已在示范村逐步推广普及。目前,全省建设有机果园11.5万亩,年产有机果品15万吨。果农收益持续稳定增长。去年全省果业增加值预计达到140亿元,基地县农户人均苹果纯收入将达到2400元以上,分别比上年增长15.7%和20%。
2009年,陕西省积极开展果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暨果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执法年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围绕果品生产环节,坚持标准化生产,推广高毒农药替代技术,强化执法监管,本着对广大消费者负责和果农可持续增收的思想,逐步完善监管职能,建立果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全面提升果品质量安全水平。坚持以果业生产投入品安全为核心,以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为重点,以行政措施为手段,认真开展整治活动。在整治活动中,省果业管理局明确了把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氧化乐果、毒死蜱等农药列为整治重点产品;把果区农药生产经销企业,水果生产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列为整治重点单位;把30个苹果基地县、8个猕猴桃主产县及11个柑橘主产县列为整治重点区域。并将整治的重点产品、重点单位和重点区域等向社会公开。
整治活动的主要措施:一是清理整顿农药市场。组织开展春、秋两季农药市场监督抽查活动,对制售假劣农药集中的地区开展交叉执法检查。二是规范农药使用行为。组织对果业生产企业或果农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检查,重点检查生产中是否有使用禁限用农药的情况、是否有生产技术规程和田间使用农药记录、是否建立果品产地准出制度。三是提高病虫害防治水平。按照绿色、有机果品生产技术规程,大力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加大农业、物理、生物等无害化防治措施的应用,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四是开展农药残留监测。与省药检所、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通力合作,加大基地县、主产县果品农药残留的监测力度。五是严禁猕猴桃使用“膨大剂”。制定了《关于严禁在猕猴桃生产中使用“膨大剂”的通知》,并由局领导带队进行专项检查督导。六是强化果品质量安全宣传。组织参加陕西省农资交易会,向广大果农推荐优质的果树种苗和育果纸袋。与陕西广播电台联合举办“现代农业发展论坛———有机苹果是如何‘炼’成的”活动,效果良好。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南丰靠示范擦亮蜜橘品牌
- 下一篇:江西供港蔬菜去年同比大增250%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