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合作时报网 >> 中国合作经济新闻网>> 行业频道>> 畜产品>>正文内容

桂林市生猪养殖迈向规模化产业化

  生猪产业是广西畜牧业中比重最大的产业。桂林市生猪产业在全区畜牧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近年来生猪生产位居广西前列。

  几年前,桂林市曾有过一段猪肉价格剧烈波动的时期,2005下半年至2006年上半年出现猪价下跌的情况,2006年下半年,因受饲养成本上升和疫病等因素影响,生猪生产出现下滑,猪肉价格一路上涨,最高价时平均每公斤达到28元。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是生猪养殖户过于分散,没有形成规模,所掌握的养殖技术相对落后,一旦出现饲养成本上升和疫病等因素影响时,受到的冲击较大。而猪肉价格上涨时,生猪养殖户又容易形成跟风盲目扩大生产的心理,而市场生猪一旦供过于求,养猪户的利益便受到损害。

  针对这一情况,在相关部门牵头下,2008年桂林市成立了养猪协会,以推动生猪生产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协会成立后,在多个部门的配合下,组织养殖户积极引进和推广良种、养猪新技术,并在科学管理等方面下功夫,改善生猪品质,不断提高生猪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相关部门还和该协会一起倡导并推动生猪规模化养殖和产业化经营,积极探索建立“公司+农户”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结机制,使企业与农民建立起利益共同体,产销直挂,订单生产,实现产业化经营,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

  2009年,相关部门继续推动生猪的养殖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万头猪场(小区)达到20个以上,比2008年增加17个,其中10个猪场(小区)已投产运行。5000头猪场(小区)建成25个。这些大型养猪场的建成,说明该市生猪规模养殖已初步形成,开始向产业化发展。

  相关部门还积极组织技术人员下乡向农民传播生猪养殖技术,促进农户生猪养殖良种化,帮助农民通过养猪致富。例如推行发酵床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试验,与对照组比较,发酵床促进了仔猪生长,28日龄断奶个体重量提高了8.27%,耗料增重比降低了5.71%。从经济效益分析来看,发酵床组每头猪降低成本24元,经济效益显著。

  为调动农户养殖生猪的积极性,该市积极落实国家生猪标准化(小区)养殖政策,实施生猪补贴、母猪补贴保险,2007—2009年共投入金额达1.3亿元。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