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合作时报网 >> 中国合作经济新闻网>> 行业频道>> 畜产品>>正文内容

铁岭猪牛羊有了“电子身份证”

  2009年,辽宁省铁岭市动监部门为241万头猪、49万头牛和29.8万只羊佩戴了二维码耳标,这些家畜的“电子身份证”不仅保证了防疫工作的需要,也为铁岭畜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从畜牧大市向畜牧强市的跨越过程中,铁岭的畜牧业在2009年实现了重大突破。截至2009年底,铁岭市规模以上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达35家,畜产品加工能力达168万吨,12万农民从事畜牧业生产,当年全市畜牧业实现产值158亿元。

  在这样一个庞大而分散的产业链条中,做好防疫工作、保证畜牧产品质量成为铁岭发展畜牧业必须解决的问题。近两年,在执行农业部和省里有关规定、为家畜打造“电子身份证”时,铁岭市的动监部门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步工作。

  所谓“电子身份证”就是在家畜的耳朵上钉一个耳标,这个具有信息存储功能的二维码耳标记录了动物出生、免疫注射、运输、屠宰等从生到死的所有档案信息。有了“电子身份证”,无论家畜卖到全国任何地方,都可以用“溯源智能识读器”确定它的身份,找到它的全部免疫信息,无论在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立即查到源头,从而有效地增强动物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程监管能力。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