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合作时报网 >> 中国合作经济新闻网>> 行业频道>> 果蔬>>正文内容

今年反季节苦瓜滞销让菜农欲哭无泪

  海南省乐东县尖峰镇反季节瓜菜和经济蔬菜的大量种植,使靠天吃饭、靠地饱肚的局面得到根本的改善,农民不仅仅能吃饱饭,而且收入倍增。2008年由于苦瓜价高,每斤最高达到2.5元,吸引大批农户种植苦瓜蔬菜,不料今年苦瓜每斤只有0.3元,即使这样,农户送1200斤苦瓜到收购站,菜商顶多挑选最好的200斤。来回路费花200多元,而卖出收入只有60多元。面对这样问题,尖峰镇300多户菜农只能让苦瓜烂在地里,每亩投入的2800元左右的成本也打了水漂。

  种植   经济蔬菜让农民富起来

  乐东县尖峰镇翁茅村村民黄宗平告诉记者,他家有6亩地,以前只种植一些一年够吃的粮食作物,生活过得紧巴巴的。最近几年,政府提供信息给农民,让农民种植反季节蔬菜,2008年,他的6亩地收入达到8万元左右,生活开始富裕起来。

  据了解,乐东县尖峰镇起先是由一些公司包大批土地种植反季节蔬菜,农民把地租出去,只能得到很少的租金,随着蔬菜远销其它省市,这些公司获利丰厚。农民看到了机会,政府提供农业信息给农民参考,大部分农民开始在自己地里种植,一年下来,收入是以前的几十倍。一些农民开始租地种植,形成了所有农户都种植经济蔬菜的局面。

  据乐东县尖峰镇主管农业的陈镇长介绍,全镇10多个村运用市场化操作农业,政府及时提供信息给农民,政府再从内地多省市引进收购商。政府搭桥,农民生产,盘活了农业生产,去年种长豆角的每亩收入达到了2万元。

  苛刻   1200斤苦瓜收购站仅挑200斤

  翁茅村村民黄宗平告诉记者,就在记者去采访之前,他挑选了1200多斤苦瓜和500多斤长豆角去附近的收购站卖,花了200多元的路费。到了收购站,收购人员对他的1200多斤苦瓜按照表皮、大小挑选,太大太小都不要,长得难看的也不要,最后只挑选了200斤,每斤0.3元,1200斤苦瓜只卖了60元,连路费都不够。

  黄宗平带着记者在该村几家苦瓜地走走,今年苦瓜市场销路不好,偏偏今年产量也低,且苦瓜长得也不好看,这让已经愁销路的菜农雪上加霜。因为种子、肥料的投放每亩成本大约需2600元至2800元,还不算人工费用。

  心酸  菜农看着瓜菜烂在地里欲哭无泪

  记者在翁茅村苦瓜菜地看到,由于将苦瓜拉到收购站卖也亏本,大部分菜农没有摘苦瓜,让它们自己成熟凋落,有很多村民坐在菜地,看着瓜菜一天天烂掉,欲哭无泪。

  据了解,销路不好,加上农药贵,严重亏本,菜农选择了放弃,不但不去菜地务农,就连农药也没有用。翁茅村黄星说,上面有害虫,菜苗生病,大家都知道,但投入就意味者亏得更多。

  记者调查发现,也有部分比较灵活的菜农,他们将苦瓜和长豆角等销路不好的瓜菜全部清理,种上了成本较低、成长期只有3个月的豆角,以此来填补今年的亏损。

  采访中,菜农都希望政府能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减少损失。

  镇政府   蔬菜滞销是误判信息所致

  乐东县尖峰镇主管农业的陈镇长告诉记者,去年收成非常好。据统计,去年每斤苦瓜最高卖2.5元,最低也能卖2元,一亩产8000斤至1万斤苦瓜,收入达到2万元,即使这样,还供不应求。可今年,种苦瓜的菜农基本上没有收成。

  陈镇长介绍,此情况他们已向海南省农业厅和县农业部门反映了,镇政府也和收购商做了多次沟通,但由于市场销路不好,那些收购商也无能为力。镇政府也很希望给农民增收,减少他们的亏损,但受市场经济调控,镇政府财政又紧张,没有办法解决,只能引导农民种植其他成长期短的反季节瓜菜。

  陈镇长分析,今年造成产量减低与问题化肥有关,海南省相关部门1月份已派人进行调查,目前还没有结果。

  陈镇长表示,政府虽然搜集了很多信息提供给菜农,但没有料到今年滞销,去年收成较好,今年农民种菜单一,加上对信息误判,菜农损失惨重。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