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生态养殖经济环保获双赢
“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2010即将到来,诸多关注环境保护及农村经济发展的有识之士,纷纷谏言献策,以期在国家“十二五”规划期间加快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从而达到全面改善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维护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山东省沂南县站在环境保护的高度,大力推广“生态环保养殖”产业,人们在此寻找到了一个解决“地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个“矛盾体”的鲜活标本……
肉鸭养殖,生态环保的新风景
随着养殖业在全县蓬蓬勃勃的发展,如何破解传统的规模养殖模式带来一定程度的城乡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了沂南县委、县政府一班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他们着眼长远、统筹谋划,从解决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和薄弱环节入手,制定了《畜禽养殖业污染整治方案》,先后组织技术人员到本省的寿光、莱芜等地考察学习,积极探索生态环保养殖的新模式。
随后,随着一系列有效措施的逐步落实,沂南县先后建成了沂南县生猪良种中心和一批生态养殖场。从2009年4月份开始,该县在成功推行环保养猪的基础上,试点生态环保养鸭。
提及沂南县为何独独"钟情"肉鸭的养殖业时,县委书记马崑详细介绍说,沂南从比较优势做起,积极进行畜牧业结构调整,从着力做好生态环保养殖技术推广工作抓起。其中着力引导有经验、有实力的公司和农户侧重于肉鸭养殖这一行业,使肉鸭养殖这一特色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该县年加工肉鸭2.6亿只,实现鸭业产值21.7亿元,有着“全国肉鸭生产加工第一县”之美誉。
“这种生态环保养殖法省工省力,无气味、无公害,而且使养殖成本一下子降低了20%左右,真算得上养殖业的一次革命啊!”在该县杨坡镇西大疃村,肉鸭养殖户卢洪军高兴地说。
据了解,目前,沂南县环保养猪猪舍面积已经达到10万平方米,生态环保养猪场户达到120多个,存栏生猪7万余头。环保养鸭法已在杨坡、蒲汪、辛集、大庄等10多个乡镇推广,新建环保养鸭场近20处。同时,这个县还积极引导畜牧加工企业做好畜产品的无公害认证工作,提高产品知名度,拓宽销售渠道。目前,该县有13家市级以上龙头加工企业,已有龙海、永鑫、众诚、万香斋等4家肉鸭加工企业获得了国家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质量认证,9家畜牧加工企业通过了省级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质量认证,有26家畜牧加工企业的畜产品获得了进京、入沪销售资格,年供北京、上海畜产品10万多吨。
四轮驱动,初步形成品牌效应
为推动生态畜牧养殖向可持续方向发展,沂南县实施了"技术推动、宣传发动、奖励驱动、服务拉动"的“四轮驱动”战略。县里不仅制定出台了《畜禽养殖业污染整治方案》,还成立了由畜牧、环保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攻关小组,探索环保养殖的新模式。
同时,让广大养殖户和从事养殖业的公司欣喜的是,环保养鸭解决了长期以来传统养殖存在的粪污排放和用药增多等的“老大难”问题。因为采取环保养殖技术后,正常情况下单只肉鸭可增加效益0.5元到1元钱,每年可为养殖户增加收益1.5亿元。此外,沂南县2009年拿出200万元,在用于环保养猪技术推广的基础上,又投入2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环保养殖技术推广,并将环保畜禽场建设纳入致富工程项目进行重点扶持。为积极吸引社会投资,扩大养殖规模,沂南县鼓励畜牧加工龙头企业建设自己的生态环保养殖基地,并全力支持他们推行"公司+农户"的经济合作模式,由企业投资建设标准化生态环保养殖场区,农户租赁入驻,按照标准化要求养殖,而企业则统一供苗、供料、收购和管理。同时发动养殖大户按规模化养殖场区标准兴建、改建环保养殖场。县畜牧部门成立畜牧技术服务专家团,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工作制度,设立服务热线,强化指导服务,及时解决养殖户在生态环保养殖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为全县养殖户排忧解难、提供服务。目前,沂南县生态环保禽舍面积已经达到了4.5万平方米,他们还计划用一到两年的时间,推动全县所有的养殖场,全部采用环保养殖技术。
沂南县畜牧局的工作人员介绍说,推行生态环保养殖模式后,沂南县的肉鸭养殖异军突起,规模迅速壮大,产业特色日趋鲜明,区域优势凸显,不仅成功打造了“全国肉鸭生产加工第一县”这一品牌,2009年8月,该县肉鸭加工基地又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第二批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这说明,沂南县的生态环保养殖业,已经初步形成了生态环保养鸭的品牌效应。
实现双赢,迈向“十二五”的“沂南模式”
那么,沂南县全面推开生态环保养殖后,对当地经济发展会否产生副作用?县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说,该县继2008年被评为首批"全国健康养殖示范县"后,近日又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第二批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沂南生态畜牧业成为农民增收快车,畜牧业总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51%,当地农民因发展生态畜牧业年可增收4亿多元。
截至目前,沂南全县肉鸭养殖专业村已发展到280多个,肉鸭加工企业发展到42家。去年生产加工肉鸭2.5亿只,实现鸭业产值21.7亿元,给全县经济带来很大效益。传统的养殖方式,收益低、污染重,养殖粪便无序排放、臭味大,个别地方的养殖大棚对饮用水源构成很大威胁,养殖污染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控制和减少畜禽疫病传播,实现养殖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该县采取措施,大力推广环保养殖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养殖污染问题。
沂南县大力推动生态畜牧养殖向可持续方向发展,正顺应了国家环境保护战略。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将"整治农村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纳入环境保护的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中,包括"重点防治土壤污染,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防治农村面源污染"。可以预见,国家"十二五"期间,在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方面将会全面推进解决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其具体措施将包括:进一步规范畜禽养殖工作,控制畜禽污染。鼓励科学育种、科学饲养,倡导改善农产品品质和注重食品安全,在畜牧业中倡导发展循环工艺,鼓励废物综合利用;调整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规模等级的划分标准,鼓励发展超大型畜禽养殖工厂等。积极开发适合不同规模的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技术,力争做到污染物零排放和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农肥和能源。
可以看出,沂南县全面推开生态环保养殖,并取得环境保护与经济腾飞的"双赢"成果,无疑是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一个优秀"标本"!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我国畜牧科技发展取得较大进展
- 下一篇:黑龙江加快建设“绿色”水产品生产基地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