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种质 有望实现海水鱼工业化养殖 降低其身价
每公斤800元的鱼您吃过吗?也许很多市民就没有听说过,不过别急,也许两三年后就会成为“平民鱼”,流入寻常的餐桌上。近日,山东省青岛市海水鱼类种子工程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在青岛市黄海水产研究所成立,实验室主要开展海水名贵和改良鱼类的养殖和工程化技术研究。
12月20日,青岛市海水鱼类种子工程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在青岛市黄海水产研究所正式成立,记者了解到,该实验室深入开展海水鱼类养殖与工程化技术研究,创新、改善海水鱼类繁育技术、养殖技术、增殖技术等。
“我们就是想通过研究,让名贵鱼种形成产业化,产业化的同时,价格自然也会降低,这样,市民就可以吃到名贵海水鱼。实验室研究的鱼类多是名贵经济型鱼类,如大菱鲆、苏眉鱼等。”实验室委员王印庚博士向记者介绍道,“这些鱼类都是一些改良品种,很多是实验室研究的新品种。”
据黄海水产研究所柳学周教授介绍,实验室研究的鱼类多是通过复合状遗传育种,也就是将该种鱼类经过一代代繁育,将优良的性状保留下来,淘汰掉不良特征的鱼种,最终选择最优的鱼种。
“这些鱼最贵的要属苏眉鱼,价格要在800元每公斤。”据王教授介绍,实验室研究的鱼类均属中高档名贵鱼,价格多在上百元每公斤。
“半滑舌鳎现在价格在180多元每公斤,条石鲷的价格在300多元每公斤,价格都比较高。”柳教授说。
记者采访了几名市民,多数表示几百元一公斤的鱼没有吃过,像大菱鲆等中档鱼类还是品尝过的,但多数是在饭店里才有。
“因为价格原因,这些鱼在市场上没有卖的,但是饭店基本上都有,尤其是南方的饭店,北方的饭店还少一些。”柳教授向记者说,“不过我们成立实验室就是为了改良品种,提高鱼类的繁育率,使其形成产业化。”
那什么时候这些鱼能够流向寻常百姓家呢?对于这个问题,柳教授没有直接回答,他表示,大菱鲆是我们研究比较成功的品种,3年前,其价格还在300元每公斤,但现在价格每公斤只在50多元左右,半滑舌鳎4年前价格为300多元每公斤,而现在的价格为180元每公斤。
“现在鲆鲽类鱼种的产量已经由4万吨达到了 7万吨,预计两三年后将到达八九万吨,所以这些名贵鱼种不久应该会进入中档鱼类,成为‘ 平民鱼’。”柳教授说。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