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合作时报网 >> 中国合作经济新闻网>> 行业频道>> 果蔬>>正文内容

“四粒红”红透肇源县农民心

  花生,又名长生果,这是俗话。 “四粒紅”花生,又名“摇钱果”,这是农民的实话。这几天正是花生脱粒的日子,黑龙江省肇源县民意乡花生加工厂的院子里,走进走出的人比平日多了好几倍。伴着隆隆的机械声,农家院子里堆得小山一样的花生,很快变成了一堆干净的花生粒。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李大娘和老伴儿一边哄着小孙子,一边说着花生的收成。“儿子和儿媳去加工厂了,我和老伴儿在家看着这个‘大花生’。”一句话,把屋里人全都逗乐了。

与李家不同,村民薛勇的120亩花生全部卖完,卖掉的10多万元三天前已存入了银行。“有地种就不会穷,种上花生日子就会大变样。”这是采访中村民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如今,全乡有3.5万亩的土地用于种植花生,1/3的农民种花生,亩产都在450斤左右,今年市场平均价格每市斤在2.4元左右,村民们种花生,小日子过得有模有样。民意乡是沙土地,长出的花生颗粒饱满、色泽红润。1998年以后,有人开始在乡里收购,村民种植也不再是一两亩了。2004年,肇源港桥经济的出现,南北客商开始涌入这里,种植面积一下子扩大到5万亩,于是“四粒红花生之乡”便在省内传开了。望着从地里收获后粒粒诱人的花生,民意乡不再满足于卖初级产品,让丰厚的深加工利润被别人拿走。于是,一台台花生脱粒机、炒货机开始运进来,浑圆硕大喷香的花生打包装箱。冯晓国,民意乡建民村的一名普通村民。从收购花生开始起步,到现在的收购、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去年年底,他与浙江客商合资成立了肇源县利强食品加工有限公司,主要加工生产花生炒货系列食品,产品打包装车,走进浙江、上海、广州百姓的家庭。同冯晓国一样,全乡有6家花生加工厂,走出了一条以规模增效、以加工增值的致富之路,辐射带动周边乡镇种植花生10万亩。“四粒红”花生红透了农民的心。如今,全乡已把花生的资源优势变成了商品优势,使“小花生”变成了“大产业”。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