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蔬菜总产全国第二却无名牌统帅
蔬菜是河北省农业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在农民增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2001年开始,该省蔬菜产值首次超过粮食产值,此后的8年,蔬菜产值一直稳居种植业之首。统计数字显示,2008年,该省瓜菜播种面积1806万亩,总产量7163万吨,已连续14年保持全国总产第二位、单产第一位的优势,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约有986元来自蔬菜产业。
然而,2006年以来,该省蔬菜产值占种植业产值的比重和蔬菜商品率均呈缓慢下降趋势。2008年,该省蔬菜产值699.5亿元,比粮食产值高出211.4亿元,但蔬菜产值占种植业产值的比重分别比2007年和2006年下降了2.2和2.0个百分点,2008年该省蔬菜商品率为81.5%,分别比2007年和2006年下降了1.0和1.4个百分点。
蔬菜效益缓慢下滑,原因何在?
忽略高端市场开拓,无品牌更无“名牌”统帅,没打开国际市场
北京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是北京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目前日成交蔬菜量8100吨,占全北京市蔬菜日交易量的60%以上。据市场管理办公室主任董洪波介绍,该市场50%以上的蔬菜来自河北。
该省近几年的市场调查也表明,河北蔬菜已稳占京津市场的半壁江山。
尽管目前北京市品牌蔬菜销售量已经占到市场份额的10%以上,但记者在北京京客隆超市、家乐福超市等大型超市的生鲜蔬菜柜台前,却很难找到河北品牌菜的踪迹。目前,北京超市销售的品牌蔬菜多为北京品牌,主要有“方圆平安”、“有机农庄”、“沿特”等。
北京鹏鑫盛达农产品有限公司是北京一家大型农产品配送中心,每天向北京家乐福超市供应30多吨蔬菜,公司经理张亚利介绍,其实,经他们配送的散菜80%来自河北。
据相关人员介绍,河北菜进入北京市场一般都是通过散装或是给别人的品牌当半成品出售,通过批发市场进入北京超市的河北菜就成了“幕后”菜。
与先进省份比,该省蔬菜出口在全国也处于较低水平。2008年,全省蔬菜产品出口量96477吨,仅为山东蔬菜出口量的4%,占该省蔬菜总产量的0.1%,与作为全国蔬菜生产第二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
重低端市场占领,轻高端市场开拓,形成了高市场占有率、低市场知名度的鲜明反差。
重生产轻销售,分散经营,在高端市场形不成核心竞争力
和全国其他蔬菜生产大省相比,河北蔬菜之所以能占领京津市场半壁江山,源于该省在全国率先实施的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和质量溯源编码制,就食品安全保障而言,该省的蔬菜生产可以说走在了前列。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该省就先于其他省市制定了蔬菜无公害标准化规程。目前已发布了甘蓝、黄瓜、番茄、茄子等45个主要蔬菜种类、47项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省级标准,占蔬菜种类的94%。
2001年,永年县在全国开创了“五户联保”生产模式,即对地块相邻的菜农,每5户为一小组,实行5户联保、互相监督、诚信种植,严格执行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使用统一的农药、化肥等。如其中1户使用高毒或不按无公害标准种植,这5户菜农生产的蔬菜都不得上市销售。
2002年,饶阳县创造了蔬菜质量溯源编码制。其中,追溯卡所含信息包括:产品名称、包装日期、生产标准、生产者编号、生产者名称、地址、监督电话、经纪人姓名及联系电话、产品追溯码等详尽信息。
一系列食品安全措施的实施,增强了该省菜农的无公害意识。如今,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已成为许多农民的自觉行为,全省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普及率达90%以上,蔬菜检测合格率达97%以上。
北京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检测员陈建萍告诉记者,市场对入市蔬菜进行农药检测抽查已有七八年了,河北菜农药超标的极少,北京市场上的河北菜质优良是众所周知的。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