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合作时报网 >> 中国合作经济新闻网>> 行业频道>> 果蔬>>正文内容

小村“品”桃

  山东平邑县平邑镇西旺沟村产的桃远近闻名,吃起来皮薄汁多肉厚,果然不同凡响。走进桃园,亲身感受农民丰收喜悦的同时,更打探出桃农致富的“诀窍”。

  近日一大早,笔者来到西旺沟村千亩桃园。穿过桃园,在村口遇到了正忙着翻盖新房的果农孙士安。

  “老孙一季油鲜桃挣了半口屋钱,这口屋就是靠桃子‘垒’起来的。”和我们一起的村支书苏蒙给我们介绍,“老孙种植的油桃品种正好在麦收季节,大多数农民因忙不过来不愿意选择这个品种,又赶上水果淡季,他的桃子总能比别人贵上两倍。这不,别人的桃子上市,他没事了修房子。”

  满头大汗的老孙抢着说:“咱丰收还不是全靠村鲜桃协会支持嘛!”看着笔者一头雾水,村会计刘立新揭开了谜底:“俺村桃子长成大产业,要归功于村党支部成立的鲜桃协会。”原来,西旺沟村种植桃子有30多年的历史了,前些年种植的是本地毛桃,产量低,品质不高。为了让本村的桃子成为致富产业,村党支部挑选了十多名种植技术能手组成技术协会,由集体出资培训。在他们指导下,果农更换品种,销路逐渐拓宽。

  “这几年,我们为了解决卖难问题下了不少功夫。现在,我们村里有五六位经纪能人守在村民园子旁,村民足不出户便可出手,逢收获季节,一天走好几车。”苏蒙说。

  昔日的西旺沟村贫穷落后,如今桃子遍地飘香,成了村民致富的主导产业,全村1100多亩地中近1000亩栽植了桃子,户均收入近万元。桃园已成了西旺沟村民的“钱袋子”、“绿色银行”。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