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合作时报网 >> 中国合作经济新闻网>> 行业频道>> 食用菌>>正文内容

通江县四条措施狠抓食用菌生产质量安全 

  根据上级农业部门关于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执法年活动的精神,四川省通江县农业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突出重点,从四个方面加大对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力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多方联动,整治菌材市场。县农业局统一安排部署,对全县25个食用菌生产重点乡(镇)的菌材市场开展联合执法检查行动,出动执法车辆30台次,人员152人次,累计检查菌材经营户12户,食用菌生产大户86户,查扣过期菌种512袋、假冒“通江银耳”菌种136袋、过期农药106瓶(盒、袋)。在整个活动中未发现有违禁农药销售。

  二是加强宣传培训,强化责任意识。一是积极开展食用菌产品安全宣传培训工作。县农业局组织技术人员先后在食用菌主产区陈河、涪阳、诺水河、铁溪、朱元、两河口、空山、民胜等25个乡(镇),以村为单位,对村、社干部,种植大户等,就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产地产品认证要求等涉及安全生产的要求和措施进行培训,累计开展91期,培训5000多人(次),共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电话咨询服务600人(次)。二是要求食用菌生产企业、种植户做好安全生产记录,并与52个生产基地村、协会、专业大户签订了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卫生承诺书。

  三是强化投入品监管,确保食用菌产品质量。在春季食用菌生产期间,采取驻点包片的办法,共派出技术人员64人次,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监控,从源头上确保了产品质量安全。

  四是推行全程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三品”。

  建立健全并有效运行了7个体系:以落实县乡村目标责任制为保障的组织管理体系、以实施质量可追溯制度为基础的生产管理体系、以市场准入和连锁配送为手段的投入品管理体系、以农技推广和农户培训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服务体系、以综合治理为方式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体系、以“品牌+公司+基地+农户”为模式的产业化经营体系、以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包装标识为重点的监测监管体系。截止目前,全县累计认证食用菌“三品”基地10000亩,其中:食用菌无公害生产基地10000亩,绿色食品生产基地4000亩,认证产品有:雪花牌通江银耳、木耳、香菇。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