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合作时报网 >> 中国合作经济新闻网>> 行业频道>> 食用菌>>正文内容

菇农管中诚“三招”增收逾八万

  连日来,10余批福建收购竹荪的老板先后来到浙江省峡口镇峡北村竹荪种植大户管中诚家里,想收购他已加工好的竹荪干品,并许下价格每公斤120元。可是管中诚迟迟没有出手。直到近日,一客商答应每公斤144元,他才把150公斤竹荪卖给客商,他说这是4年来种竹荪最高的价格,比上年增加一倍多。

  管中诚原是养鸽专业户,年养鸽2000多对,是和平鸽养殖合作社社长。后来他觉得夏天养鸽是淡季,利用这段时间发展竹荪也不错,何况种竹荪可以得到鑫凰竹荪合作社的帮助。于是,他于2006年开始种植竹荪,当年种植4亩,今年种植13亩,是种得最多的一年,每亩可采收75公斤,比上年增加15公斤,按照目前价格,每亩可收1万余元。虽然今年种植成本增加,但由于产量、售价都上涨,每亩仍可获利6500元,他种植13亩竹荪,可获利84500元。

  管中诚今年种植竹荪为啥面积、产量、价格能够三提高呢?这得益于他采用了一条新信息、推广了两项新技术。去冬,福建有一收购竹荪老板特地打给管中诚一个电话,告诉他当前菌种销售形势很不乐观,一些种植户怕价格和去年一样不理想,加之目前采购竹屑比较困难,看来种植面积会有所减少。管中诚得到这个信息后,就开动了脑筋,他想物以稀为贵,再说几年来竹荪市场都是如此,当年价格低,第二年种植量减少价格又高上去了,这几乎成了规律。于是他不管田租提价,仍然租来大田13亩。在面积增加后,他又采用了两项新技术。一是从提高产量入手,往年他都用复合肥,今年他增加有机肥,采用猪粪作基肥,把猪粪冲水浇苗,使产量大增。二是从提高品质入手,他总结往年的加工实践加以改进,烘干时应注意保持竹荪整体完美,要一条一条,一把一把摆放端正,不能参差不齐,保持菌裙不破,颜色洁白,由于火候掌握适当,口感特别好。脱水烘干后及时分级整理,捆扎成把,然后把根部再烘半个小时,以防根部不干变质,最后装入薄膜袋内,一般装500克或1000克一袋,放在阴暗处贮存待售。

  谈到今年竹荪的增收,管中诚说,食用菌生产大有文章可做,菌种信息使他下决心增加面积,施放猪粪有机肥使他产量大增,加工技术改善让他提高了品质,获得了高价。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