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纺企复苏调查:出口寒冬中的星星之火
春江水暖谁先知?
几个月来,围绕经济复苏的争论一直在持续,掉头上行的PMI指数在3月份就顽强地突破了50的牛熊分界线,但一直向下滑落的CPI、PPI和外贸数据则在不断地发出质疑,中国经济真的回暖了吗?
对于生存于宏观经济体中的一个个企业子细胞来说,每个企业的切身感受和判断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经济的全局,在这其中,多年来一直行走在草莽之中的中小企业又最为引人注目。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盛衰所影响的不仅仅是就业,它们是这个经济体中最活跃和最具市场意识的一个群体,探寻他们的生存现状,是了解中国经济是否走出危机泥潭的一个好办法。
基于此,记者近日采访了多家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它们之中,既有在出口寒冬中逆势而上的外贸企业,也有在危机中受创较重正在复苏中的高科技制造企业,同时也有正在率先迎来春天的民间金融企业,综观这些经过全球金融风暴洗礼的中小企业样板,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即不断地创新求变来应对快速变化的外部世界。
“今年上半年我们向欧美市场出口了89万件毛衫,全年超过150万件的历史最高水平看来问题不大。”对于廊坊市鑫源毛衫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书武来说,这场全球金融危机对他的企业没有造成致命的打击,尽管在他周围已经有十几家毛衫出口企业倒下了,但他说,“我有活下来的法子。”
2万元起家
5月20日鑫源毛衫公司,张书武刚刚送走发往美国的两个集装箱,“今年以来,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外商订的高档产品没有了,因为受危机影响,欧美国家的消费能力在下降,现在我们出口的全部是中低档产品。”
这种变化也使得张书武去年刚花几十万元买进的2台高档缝合机失去了用武之地,但他相信,一旦危机过去,这部分市场的需求一定会重新多起来。
13年前,张书武用2万元建起了他的毛衣厂,当时只有12名工人和6台缝合机。如今,他的工人已经扩充到380人,而在附近村里设的分厂有33个,全部算下来,有近3000人在为鑫源工作。“这些分厂实际上就是一个个小的家庭作坊,我们给他们提供机器,他们把编织好的半成品送到我们厂里来进行缝合,以前多的时候这样的分厂我们有100多个。”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