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蜂专家“收编”万只野蜂
“扬州城市环境越来越好,处处都有蜜蜂喜欢的家园!”近日,3群活跃在江苏省扬州老城区的野生中华蜂被养蜂专家严春成成功“收编”,成为一支渐入“正轨”的采蜜蜂群。
2天前,记者特地前往江都砖桥镇,采访了严春成,并在他的蜂场亲眼看到了那箱已繁衍成万兵的蜂群。
“收编”的叫中华蜂
“这些蜜蜂属中华蜂,是中国特有的蜂种。”严春成从一个单独的蜂箱里取出一层蜂巢说。
阳光下,记者看到了原本藏在“暗箱”里累积成片的蜂房;不少受惊的小蜜蜂飞来飞去,相比不远处几十箱体格肥硕的意大利种蜜蜂,这些中华蜂精瘦娇小;蜂房里不少“小八字格里”已盛满了透明的蜂蜜,浓稠的花粉。不过,经验丰富的严春城,还是一眼指出了蜂王。
记者看到,蜂王身体比一般工蜂要大,黑里透亮。严春成说,与意大利蜂比,中华蜂的产量并不高,质量却是极其上乘。
全部是城区的“野战军”
几周前,这群小东西还是一支在外游荡的“野战军”。严春成告诉记者,它们来自老城区东关古街和皮市街的3户人家小院内。因为成群飞来飞去,在人们头顶上盘旋,吓得3户人家分别向严春成求助。一看到它们的“小身影”,严春成觉得很亲切,虽然蜂场里养的都是外来的“洋蜜蜂”。
严春成的父亲叫严锦涛,今年68岁,养蜂已整整40年。28岁时养的第一批蜜蜂就是中华蜂。在蜂场,严老也告诉记者,中华蜂性格温顺,勤劳勇敢,跟中国人的脾性差不多,酿出的蜜品质也是最好的。
好环境,引得蜜蜂筑巢
再说说那3群蜜蜂的“收编”过程,可是一项胆大心细的技术活。
严春成说,2群筑巢在树梢上,仿佛我们常见的马蜂窝,穿戴严实的他和几个人将一个编织袋放在树梢下,将口张得很大,另外一个人用一块砖头砸过去,要不偏不倚,正好将蜂巢“收入囊中”。另一群小蜜蜂则藏在开裂的墙群里,为了尽量不破坏蜜蜂辛苦筑起的家,在主人同意下,严春成撬开几块砖头,将几大块蜂巢小心地取出,放在袋中。除了在迁徙过程中不幸“遇难”的,3群蜜蜂如今已“收编”为一支1万多只小蜜蜂的大军。
“看到主人焦急的神情,我就会跟他们讲,小蜜蜂是来给你们‘贴牌’的,说明你家环境质量很好!”严春成笑着说,近几年,几乎每年春季,城区里都会有老百姓找上门,请求转移小蜜蜂。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门头沟清水镇召开蜂业发展研讨会
- 下一篇:湖北蜂蜜产业“洋考”高分过关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