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合作时报网 >> 中国合作经济新闻网>> 行业频道>> 食用菌>>正文内容

食用菌之乡的致富路

  北京市房山区青龙湖镇庙耳岗村村民朱亚军是一位依靠食用菌种植而走上致富道路的普通农民。如今他创立了“北山绿洲农业园”,拥有20个出菇大棚及1万平方米的食用菌种植山洞,同时还从事着菌棒生产、销售的生意。村民们亲切地称他为“依靠科技种菇致富能手”。

  朱亚军的成功离不开庙耳岗食用菌种植专业村这个大环境。村内70%以上的农户都从事食用菌种植业,食用菌种植占地面积150亩,1997年以来累计投资1520万元。村内建有标准化日光温室150栋,并拥有菌棒自动化生产车间,生产的品种主要有平菇、香菇、金针菇、白灵菇等20多种。食用菌产业带动了农户的经济发展,实现了户均年收入10000元到15000元。由于良好的种植环境,还吸引了许多来自湖南等地菜农来庙耳岗村进行种植生产活动。

  记者近日走访了庙耳岗村,村委会主要负责人及种植大户朱亚军向记者详细介绍了食用菌的种植、销售情况。

  食用菌种植门槛低

  食用菌的栽培不受地势、土壤限制,培养料只是一些农作物的秸秆、棉籽壳、麦麸等的混合物。生产平菇、金针菇等大众化品种,对技术的要求不是很高,即便是一个没有菌类种植经验的农户,只要认真学习食用菌的生长习性,做好温室大棚的管理工作,便可以从事食用菌的种植。朱亚军介绍,食用菌可以终年种植,不受季节限制,一年甚至可以种植三季,可根据温度的变化种植适宜不同气温的菌类。食用菌的选种也无需农户担心,庙耳岗村同农科院建立合作项目,由农科院提供优质食用菌种子。

  庙耳岗村绝大部分农户都从事平菇的种植,这是由于平菇对生长环境适应能力强,易于生长,产量较高,且各种温度条件下的品种众多。同时,平菇的市场价格较低,极易被消费者接受,其市场空间广大。

  采用温室大棚的方式,也为种植反季节食用菌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反季节食用菌市场价格较高,农户有较高的收益空间。如金针菇为低温型食用菌,若在夏季生产上市价格甚至可高达每公斤20元,将近是冬季价格的3倍。

  专家资源做保障

  为解决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问题,庙耳岗村委会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聘请食用菌专家刘宇教授等,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和产业整体规划。

  朱亚军介绍,他的“北山绿洲农业园”和北京农科院食用菌方面的研究所已经签订了长期的合作协议。农科院的专家帮助农业园解决食用菌生产中的实际技术问题,进行跟踪服务,同时还可将农业园作为实验基地,进行菌种的培植及食用菌大面积种植情况的长期调研。

  “北山绿洲农业园”的1万平方米食用菌种植山洞是北京农科院观察、研究低温环境下食用菌生长情况的实验基地之一。山洞内种植的“白玉菇”便是朱亚军同农科院合作培育的一种备受国内外市场青睐的上乘山珍。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