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县土门镇鸡腿菇“飞”上了天
作者: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发布时间:2009年01月16日
“俺从来没坐过飞机,可俺亲手种的鸡腿菇经常在天上飞。我已经往广州发了24箱了,准备发上海的35箱正在包装呢。哈哈哈……”山东省沂源县土门镇朱阿村陈维社爽朗的笑声醉倒了大山,“我一个防空洞能顶外边9个塑料大棚,2008年收入10万元。当初真是没想到,这个闲置的防空洞竟然成了我增收致富的财富洞。”55岁的陈维社指着眼前的“防空蘑菇洞”自豪地说,防空洞里养的鸡腿菇全部是上等菇,蘑菇口感鲜美、细腻嫩滑、质量上乘、营养价值高,深受广大客商的欢迎,还经常漂洋过海飞上美国人的餐桌。
近日,记者走进了陈维社经营的“蘑菇洞”。这个“蘑菇洞”是由3个小防空洞连环组成,总长为260米,宽15米左右。蘑菇栽种袋有1.4万个,这还不是投料最多的时候,最多的时候能达到2万多个。每个栽种袋子都呈圆柱状,重量为1.8公斤,上面能清晰地看到刚刚生长出的白色鸡腿菇菇头。
土门镇是我国北方最大、最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带,在200多平方公里的地面上分布着几十个防空洞和成百上千个溶洞,被当地农民创造性地利用这些闲置资源进行菌草种植。土门镇政府因势利导,先后制定出《菌草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菌草包装技术规范》等相关技术标准,为菌草产业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是按照蘑菇种植标准来进行菌种培养和培养基制作的,包括栽种袋的尺寸也是完全符合标准要求的。最近镇菌草生产领导小组的同志还来指导了大半天呢!”老陈指着地上的蘑菇栽培种袋和记者拉起了家常。
目前,土门镇的菌草业已经步入发展的黄金期,建成了龙泉、黄崖等5个菌草专业村。该镇2008年全年生产鸡腿菇、草菇、平菇、黑木耳等10多个品种,特别是鸡腿菇生产更具特色和优势,全镇实现产值636万元,农民纯收入达346万元。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龙岩市食用菌产业稳步发展
- 下一篇:我国科学家在香菇育种新技术及新品种选育…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