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县市冀屯乡发展特色农业 蘑菇漂洋过海
作者: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发布时间:2008年12月01日
如果你在河南郑州购买平菇或双孢菇,那你买到的这两种食用菌很可能就是来自太行山脚下的辉县市冀屯乡。
冀屯乡的食用菌产业现在到底有多大?
截至目前,该乡食用菌大棚已达1万座,种植户6000多户,形成了10多个食用菌专业村,种植的品种达11个,年产鲜菇1000万吨,产值超亿元,仅此一项菇农年人均增收就达1560元。
该乡的平菇在郑州市场上的占有率达90%以上,除畅销全省及山西、河北、湖北等周边省的大中城市外,双孢菇通过深加工80%以上漂洋过海出口到日本、韩国以及中东、欧盟等地。
近日,在冀屯乡益三村,来自郑州的收购商郭建新正在往车上装刚刚收购的平菇。“我每天都要来冀屯拉四五吨平菇到郑州搞批发。现在生意有点不好做,郑州很多人都知道了这个地方,来这里拉菇的人越来越多了。”郭建新说。
走进菇农王海银的平菇大棚,他正在采摘平菇。王海银高兴地说:“我的这个大棚占地不到1亩,能装食用菌袋1万多个,产量2万公斤,一年收入1万元不成问题。”据了解,仅这个村就发展平菇大棚308座,几乎家家户户种平菇。
在双孢菇种植村范屯村没有见到收购商,村支部书记石宝贵笑着说:“一般收菇的不来俺村,因为俺村种的双孢菇通过加工全部卖到了国外。”当问及美国金融危机对双孢菇出口是否有影响时,他说,在出口量上影响不大,就是价格低了一点,现在村里正在扩大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也算是“国际、国内市场两手抓”。
村民旦唐友2006年投资6万多元建起了两个立体种植的双孢菇棚,当年就收回了成本。“现在就是种好菇多挣钱,别的事都有人办。”旦唐友说得是有依据的。
冀屯乡副乡长张晓银介绍,现在村民的双孢菇不出门就被食用菌加工企业按订单收走,建棚有专业的建棚队,装袋有专业的装袋队,菇农只要管理好种植就可以了。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