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伞”撑满东关道
作者: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发布时间:2008年11月19日
吉林省抚松县兴隆乡东关道村是一个只有110户的村子。近年来,这个村农民采取外出学习、参观等方法,利用温室加工、制作、培育榆黄蘑、香菇取得成功,并率先致富,为全村农民走产业结构调整之路提供了信心。
据了解,东关道村的蘑菇户每年可利用温棚培育三茬蘑菇,每户每茬培育面积平均达到100多平方米,每个温棚可采撷蘑菇1600公斤,每公斤零售可卖到10—14元,销售市场除松江河、抚松两大市场之外,先后打开了白山、吉林、长春等市场。
东关道村村民李海东,自己栽了200多平方米的温棚榆黄蘑,他把榆黄蘑比喻成给村民带来财富的“小金伞”。目前,东关道村的蘑菇户已发展到70余户。初步计算,每年东关道村农民仅食用菌这一项,就可让农民挣到4.5万元。
食用菌让东关道村农民尝到致富甜头,也得到了包保单位——抚松县法院的支持。为了让这个致富农民的黄金产业在东关道村壮大,带动全村农民共同致富,抚松县法院经过努力,向县财政局争取到18万元资金,专门用于帮助该村农民建温棚,发展蘑菇项目,并帮助该村通过县民政局登记审批建立了“东关道村食用菌协会”,助推东关道村食用菌项目规模化发展。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临桂成立食用菌科技专家大院
- 下一篇:变废为宝 玉米芯作原料种植杏鲍菇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