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之乡”遭遇寒冬
作者: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发布时间:2008年11月10日
“今年菇价太低,农民亏损厉害,很多人已经不种了。”连日来,有“蘑菇之乡”美誉的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徐古镇,今年蘑菇种植惨遭“滑铁卢”,菇农损失惨重。
据了解,徐古蘑菇种植已有11年历史,是中国双孢菇之乡、全国标准化示范基地,7个蘑菇品牌获得绿色食品认证。该镇蘑菇种植面积达600多万平方米,年产量达5.5万吨,新洲区还曾连续两年举办蘑菇节。
近日,记者冒雨来到徐古镇胡贩村,村民胡涛家的菇棚里,四五个人正忙着清洗刚采摘的新鲜双孢菇。尽管蘑菇丰收了,他们却忧心忡忡,因为菇价比去年跌了一半以上。
村民胡红咏说,搭菇棚就得4万元,每年还要投入1.8万元。前几年,菇价最高可达每公斤8元,去年能卖6元,今年却骤跌至1.6元甚至更低,她设法将蘑菇送到汉口,每公斤也只能卖2.2元。按这个行情,今年至少要亏1万元。
胡红咏感到不解:往年许多外地客商进村抢购蘑菇,今年却一名客商也没有,镇上只有一家小店收购。
记者随后来到占地10万平方米的徐古周湾蘑菇科技示范园,发现里面许多菇棚都空空如也。菇农余迎春说,春菇价钱就不好,大部分菇农就没有再种。再这样下去,明年也只有放弃了。
徐古镇产业化办公室主任陶久安说,该镇去年有八成蘑菇是通过漳州等沿海城市出口到海外,今年由于国际市场行情不好,加上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漳州厂家今年春季做成的蘑菇罐头还积压在仓库里,各大网站上蘑菇也是供大于求。
他说,目前徐古的蘑菇价钱确实太低,农民风险太大。他认为每公斤蘑菇均价在4.4-5.2元比较合理。再过一周就是蘑菇的上市高峰期,镇里正想方设法联系客商,希望为蘑菇谋个好销路。他们也希望有实力的商家,收购蘑菇制成盐水菇后择机销售。本月20日,镇领导还要到漳州参加中国蘑菇节,吆喝徐古蘑菇。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最佳饮食结构:一荤一素一菇
- 下一篇:从算命先生到蘑菇大王:儿子一篇作文成就…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