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如何建设新农村
作者: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发布时间:2008年09月18日
韩国的新村运动专家一直强调:新村运动的核心是新村教育。其最大特色就是农民自己上台讲述成功事例和亲身感受、体会,并通过真挚、双向讨论共同取得进步。
韩国1970年代后形成的以农民为主体,媒体和专家深入参与,各个阶层充分沟通的发展模式,是韩国转型成为现代国家的关键
14年前,教育部比较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李水山开始跟踪研究韩国“新村运动”。2006年,因为“新农村建设”的提出,这场原本不为人所知的社会运动,迅速成为人们瞩目的热点。
2006年5月29日,第十届中韩农业合作委员会在首尔召开。众多省区纷纷派出考察团,赴韩国考察新村运动,韩国开始为中国
公务员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培训——在如何实施“新农村建设”的发问中,韩国成为一个镜鉴。
如今,“新农村建设”行至第二个年头,农民参与的问题沉甸甸地摆上了决策者的桌面。本报特别针对韩国新村运动中的社会参与、资源整合等问题专访李水山。
从“官主导”到“民主导”
南方周末:在您的观察中,韩国农村三十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是怎样开始的?
李水山:1970年代初开始的15年内,韩国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有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城市居民,1980年以后,韩国农民的消费水平也超过了城市居民。现在韩国的农民减少到全国人口的6%左右,新村运动也升华为新国家运动,建立了和谐、诚信、文明的新国家,这是韩国新村运动的最大成就。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十二种食用菌品种的选择和加工的分析
- 下一篇:日本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及其启示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